包山楚简“集箸”、“集箸言”性质再辨
发布时间:2017-10-24 23:21
本文关键词:包山楚简“集箸”、“集箸言”性质再辨
更多相关文章: 包山楚简 左尹 湖北荆门 簿书 集簿 墓主 发掘报告 北室 司法官员 简文
【摘要】:正目次一"集箸"、"集箸言"复原二"集箸"、"集箸言"的性质三结语包山楚简于1986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墓主是担任楚国左尹的邵佗~([1]),发掘报告推断其下葬年代为公元前316年~([2])。出土的文书简中有被称为"集箸"、"集箸言"。"集箸"共13枚简(简1-13),长64.7-69.56、宽0.7-0.9厘米。"集箸言"共5枚简(简14-18),长64.2-69、宽0.5-0.9厘米。均出自墓北室中部靠北壁偏东。学者对"集箸"的性质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包山楚简;左尹;湖北荆门;簿书;集簿;墓主;发掘报告;北室;司法官员;简文;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周秦之际户籍制度确立过程研究”(2015H00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877.5
【正文快照】: 一“集箸”、“集箸言”复原 二“集箸”、“集箸言”的性质 三结语 包山楚简于1986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墓主是担任楚国左尹的邵佗[1],发掘报告推断其下葬年代为公元前316年[2]。出土的文书简中有被称为“集箸”、“集箸言”。“集箸”共13枚简(简1-13),长64.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富;《包山楚简》“(?)”义解诂[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2 于,
本文编号:1091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9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