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

发布时间:2017-11-04 12:04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


  更多相关文章: 塞伊玛—图尔宾诺 青铜矛 文化传播


【摘要】:迄今中国境内至少发现有1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依据毠与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两型,与典型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同类矛在形制特征上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推测年代上属于齐家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末期阶段,绝对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1600年之间。塞伊玛—图尔宾诺倒钩铜矛经天山北麓三大河流通道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新疆,向东传播,经河西走廊中转,以齐家文化为中介,逐渐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器物继续向东影响,北达晋陕高原包括鄂尔多斯地区,东南经关中以至中原腹地及丹江流域。中国境内发现的此类铜矛显然已不具有武器的功用,很可能属于仪礼用品。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及社会对于传入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并把这类青铜容器加入了"礼制"的内涵,成就了辉煌的夏商周三代青铜礼乐文明。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基金】: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点课题“中原地区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文化互动通道研究”(Z2014-2)阶段成果
【分类号】:K876.41
【正文快照】: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遗存是欧亚草原一支十分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材料虽然零乱,但却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被称为“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1。长期以来,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一直是学者们不间断的关注对象,尤其近些年随着淅川下王岗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新发现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国强;;新疆地区早期铜器略论[J];考古;1997年09期

2 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J];考古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l,

本文编号:1139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39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e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