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涉猎经济与白金宝文化陶器上饰纹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11-04 13:26

  本文关键词:涉猎经济与白金宝文化陶器上饰纹的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活动 白金宝文化 乳钉 变体绳纹


【摘要】:白金宝遗址所见极富特色的文化征貌,与绳纹的传入密不可分。从施纹的角度上来看白金宝的陶器文化,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绳纹文化。如果考虑到文化发展与原始经济形态存有的制约关系,那么我们不难发现陶器乳钉饰件的"消退",似乎是绳纹在白金宝文化中"表达"的关键。这极有可能隐含了白金宝先民的审美活动变化,如果从审美活动的角度分析白金宝遗址的绳纹现象,将有助于我们探明白金宝文化陶器绳纹文化径流。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
【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20121016)
【分类号】:K876.3
【正文快照】: 2.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一、白金宝遗址对涉猎经济遗迹的揭示如果要讨论文化饰纹的审美变化,首先要明确白金宝文化所蕴含的经济形态。也就是说,文化发展的背后具有一定的社会动因,经济形态的模式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态势。朱永刚先生在论述第三期遗存与文化性质时指出“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一;李泓江;;论图书馆的文化性质与其新功能拓展的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6期

2 吴绵吉;“青勵]文化”长江南北之晸的文化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Z1期

3 宋振华;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4 卞谦;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初论[J];社会科学家;1999年04期

5 姜萍;;从谜米理论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0期

6 潘洞庭;;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内涵及构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孙秋云,钟年;从图腾文化看楚越的对抗与交融[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王s,

本文编号:1139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39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