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04 15:17
本文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摘要】: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践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及80年代以来遗址及露天博物馆、风景名胜区等的发展过程。回顾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历程,本文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出发,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践过程划分为酝酿期、初创期、起步期、发展期四个阶段,通过梳理考古遗产从保护到利用的思路转变过程,探寻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在不同时期的类型特点,希望能够为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所有参考。
【作者单位】: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院文博馆;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考古遗址公园”是2009年“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正式提出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一种模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将其定义为“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在概念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雁琳;薛娟;王燕;;利用3D虚拟建模技术再现考古遗址文化场景[J];文博;2009年01期
2 里卡多·J.伊莱亚;闻樵;;借归还被掠夺文物之机防文物掠夺[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9年Z1期
3 乔珍;;重现一个繁华如初的楚故都——楚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探访[J];中华建设;2012年01期
4 Mirjana Roter-Blagojevi鋫;GordanaMilo,
本文编号:1139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3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