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试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

发布时间:2017-11-15 07:05

  本文关键词:试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


  更多相关文章: 辽西地区 新石器时代 蚌器 分类 性质与功能 互动关系


【摘要】:笔者全面搜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材料,拟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并尝试进一步探讨其内在意义。 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 第1章、基本材料与认识 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界定,梳理以往发现的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除此之外,还对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以归纳。 第2章、分类与形态 本文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大致划分为装饰品和工具两大类,装饰品又分为发饰、耳饰、腕臂环饰、串饰、嵌佩饰和人面蚌饰。工具包括蚌刀、制陶工具、纺轮和叉形器,然后每个分类下面又有分型。 第3章、分期与年代框架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兴隆洼文化 2.赵宝沟文化 3.红山文化 4.小河沿文化 第4章、性质与功能 兴隆洼文化蚌器体现出由女性主导并建立在艺术美学基础上的原始宗教崇拜。赵宝沟文化蚌器由兴隆洼文化发展演变并以生产工具盛行、弱化依托蚌制艺术品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始宗教。红山文化蚌器—规模继续降低、数量依旧减少,装饰类蚌器基本退出原始宗教活动平台;新出现的蚌刀更加有力体现出外来因素的影响。小河沿文化蚌器似乎又看到兴隆洼文化蚌器的影子,装饰类蚌器数量有所回归成为主流,但以随葬品的形式出现居多,蚌制束发器、坠饰、嵌蚌珠”胶”质臂饰以及蚌制纺轮为新生文化遗物,这是一个由男性主导并产生部落首领,阶级分化不明显的集团氏族社会,宗教祭祀活动场所由地面转向地下。 兴隆洼文化中的人面蚌饰与巫术有关;蚌臂钏用来装饰手臂;亚腰形蚌饰装饰身体。赵宝沟文化中蚌器多数为制陶工具。红山文化蚌器多数为耳饰和蚌刀。小河沿文化中蚌束发器装饰在头发上,坠饰修饰脖颈或耳部,嵌蚌珠”胶”质臂饰可能是保护手臂或与死者身份有关。蚌制纺轮可能无实际用途,属随葬品。 第5章、诸考古学文化蚌器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蚌器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与其他出土蚌器的考古学文化比较,笔者认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器最初具有本地特色,后来逐步增加外来因素,大致来自于中原地区或东部沿海地区等。装饰品和工具类蚌器的相互之间数量比不断在变化,进而推测是受到环境因素、材料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 第6章、结语 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论点,对各章论述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秀芬;李少兵;;小河沿文化年代和源流[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2 陈国庆;张大鹏;;刍议兴隆洼文化蚌器[J];北方文物;2012年03期

3 安志敏;;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J];考古;1979年05期

4 任式楠;;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兼与华北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相比较[J];考古;1994年08期

5 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J];考古;1996年02期

6 吕遵谔;;内蒙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J];考古学报;1958年03期

7 陈胜前;;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的适应变迁[J];考古学报;2011年01期

8 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年03期

9 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南方文物;2008年01期

10 吕鹏;傅宪国;;顶蛳山遗址出土蚌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南方文物;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188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88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