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南丝绸之路的线路节点研析其功能及需求
本文关键词:从西南丝绸之路的线路节点研析其功能及需求
【摘要】:本文以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成都、西昌、大理和永昌等四个关键节点为代表,从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前人研究成果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考证。结合关键节点所发现的异域文化因子和土著文化因子、复合文化因子,以及各自的特色、形式和传播路径等,来求证西南丝绸之路具有的经济交往、宗教传播、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并逐个分析出各个功能的需求因素。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87)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进程中,存在着几条著名的对外交流路径。其中地处西南边陲的西南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对外交流进程中,一直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占据着重要一席。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要早于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该古道的起点为成都,开通时间大约在先秦时期,是在民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智生;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上)[J];南亚研究;2002年01期
2 段渝;;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J];历史研究;2009年01期
3 张弘;林吕;;试从南丝路沿线出土海贝探求古蜀海贝的由来[J];兰台世界;2009年11期
4 任乃强;中西杧上古商道—蜀布之路[J];文史杂志;1987年01期
5 段渝;;藏彝走廊与丝绸之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6 段渝;黄帝、嫘祖与中国丝绸的起源时代[J];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04期
7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增相;;佛教与北朝史家的历史撰述[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2 崔文峰;;中日创世神话的异同性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卢永林;;关于“回回”民族的两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王次梅;《史记》传记人物悲剧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朱圣钟;;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周治勇;;涵化与蜕变:一个苗族村寨文化变迁的社会学视野[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蔡敏;;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8 魏晓姝;;李新存词考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9 陈开科;;俄国汉学家巴拉第的佛教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农玲;陈永亮;;民族院校外国语学院在多元文化中的思政教育——以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钦承;孔凡胜;萧安富;;南方丝绸之路商贸货币探讨[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2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戴小明;盛义龙;;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亻革)家认定个案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新利;;试论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7 田百慧;;论管子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8 张瀚池;;试论《管子》的山林资源管理思想[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9 周海;;管子治国理念中的实用主义特征[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10 王斐;;民主与法制——《管子》舆论思想评述[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利N,
本文编号:1188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8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