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志愿援华空军“飞虎队”在昆遗址保护与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志愿援华空军“飞虎队”在昆遗址保护与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不断地提高。红色旅游以其丰富的历史、政治、精神、物质内涵日益受到现代旅游消费者的追捧。红色旅游是通过对红色资源进行科学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而形成的旅游产品,它体现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与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与时俱进、互相契合的有益成果。对于遗址类资源来说,其本身的残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一般的旅游资源那样进行开发,更不能用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其历史文化价值。云南是抗战的大后方,昆明自古就被印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从1911年的重九起义,巫家坝就是民族精神觉醒的标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昆明便成为了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巫家坝机场更是成为了抗日战争中重要的生命线。由于云南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限制,抗战后期云南机场繁荣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飞虎队”在云南上空击溃日本空军的情形更是昆明历史上光辉的一个篇章。如今发现的四处遗落的飞机残骸,见证了中美空军浴血奋战的历史,也是中中华民族复兴有力证明。在2015年我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随着各方对抗战史研究的深入,“飞虎队”的英勇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中美两国人民在二战中结成的友谊也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但相应的“飞虎队”遗址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抗战时期的很多“飞虎队”遗址、旧址现在大多濒临毁灭,或另作他用,或荒芜废弃。为了不让这些历史遗迹荡然无存,让后人牢记这段历史,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感受那段云南人民经历的不平凡的历史,对现存的“飞虎队”遗址资源进行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怎样保护和利用这些“飞虎队”遗址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红色旅游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遗址、遗址旅游、红色旅游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以分布在昆明市的“飞虎队”遗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飞虎队”遗址资源保护和开发面临的现状,探讨了“飞虎队”遗址资源保护和开发出现的问题,在实证研究中,在“飞虎队”遗址地对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并重点分析了“飞虎队”遗址的价值、开发的可能性,从“飞虎队”遗址保护和开发的原则和理念方面讨论了适合“飞虎队”遗址开发的几种模式,并提出“飞虎队”在昆遗址保护和开发的途径与方法,希望能使“飞虎队”遗址的保护与开发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K8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想;;关于郑州商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2期
2 幸军;;守护城市经典文化:重庆抗战遗址的抢救与保护[J];红岩春秋;2010年05期
3 张松涛;;厘清遗址公园的工作根本[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4 丁国明;圩墩遗址公园[J];江苏地方志;1996年03期
5 郝婕;;遗址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生活”方式及意义[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10期
6 冯骥才;;请不要遗址公园化[J];报刊荟萃;2010年10期
7 纪彭;;80年代的整修与保护 从废墟到遗址公园[J];文史参考;2010年19期
8 张秋艳;;浅谈遗址教育功能的利用[J];文物建筑;2012年00期
9 赵秀清,赵莉莉;绥远古城城墙遗址公园的保护与规划构想[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S3期
10 赵荣;陕西大遗址的保护[J];文博;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从西安曲江新区六大遗址公园建设看公园建设管理与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倪士毅;;浅谈“南宋故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t ;;整修西洋楼遗址的一次现场讨论会[A];《圆明园》学刊第二期[C];1983年
4 华冠球;陈浩;;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三[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5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五[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6 华芳;王沈玉;;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以杭州市南宋临安城遗址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7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结合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9 张祖群;;环境保护:大遗址可持续发展的基点[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蔡晴;;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价值取向——以南京明代官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卓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七三一”遗址将规划建成战争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沈仲亮;哈尔滨将建“731”战争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何勇海;警惕“遗址公园化”愈演愈烈[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何勇海;给遗址与公园划一条清晰界线[N];太原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柳晓宁;建设遗址公园是对古代遗址最好的保护方式[N];鹤壁日报;2014年
6 记者 李薇帆;废弃矿坑将变矿山遗址公园[N];重庆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徐锦忠;万年仙人洞遗址:凤凰涅i肹N];江西日报;2003年
8 牛建宏;遗址公园建设何去何从[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舒琳;731:不能忘却的记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蒋太旭;武汉工业遗址公园:为工业名城留下特殊历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鲍沁星;杭州自南宋以来的园林传统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迪;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遗址地居民知情权与参与权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何婷;城墙遗址保护中的展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丹丹;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惠昭;史前遗址的展示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谢英豪;基于产业互动的西安地区遗址公园开发模式和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贾凌云;考古城址展示及博物馆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8 曹海云;都城类遗址的展示方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9 潘臻;大遗址保护视野下的牛河梁遗址展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李风歧;基于遗址保护和古迹再现的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4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0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