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永乐宫《朝元图》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7-12-18 17:24

  本文关键词:永乐宫《朝元图》的艺术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永乐宫 《朝元图》 艺术特征


【摘要】: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其饱满而富有张力的形体造型、连绵宏大的构图方式、沉稳流畅的线条表现、富丽辉煌的颜料色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朝元图》画法显然传承了唐代吴道子释道人物壁画的艺术精华,整幅壁画以线条勾勒为主,渲染填彩为辅,兼施以沥粉贴金,显示出元代画工们绘制壁画的高超画艺与技法,它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南通大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13040376)
【分类号】:K879.41
【正文快照】: 永乐宫建于公元1247年,原址在永济县永乐镇,1959年因建设三门峡水利工程,搬迁至20 km之外的芮城县境内。永乐宫系奉祀中国道教八仙之一的纯阳子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后又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壁画主要由《朝元图》《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钟离权度吕洞宾》《王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菲;;线的表现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刘丹丹;;当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发展的再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3 孙海洋;;论现代工笔人物画线性语言之走势[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张娟;;浅论当代工笔人物绘画的题材类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李一;;民族特色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体现[J];包装工程;2008年09期

6 安雪梅;;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年12期

7 冷凛;;借古以开今——浅论水墨形式之于现代平面设计表现的意义[J];创意与设计;2011年05期

8 赵永强;;临沧佤族服饰美初探[J];大家;2010年10期

9 唐峰;;论潘天寿山水图式风格的形成——以《江洲夜泊图》为例[J];大家;2012年08期

10 李晨阳;;文人画中印画结合的文化渊源研究[J];大舞台;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爽;;中国画小品的艺术特征[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苏荟敏;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伟平;民族绘画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赵文江;中国山水画与日本风景画构图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先岳;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李宏;科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背离[D];东北大学;2008年

8 刘海勇;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杨树文;改造与应对[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10 王跃奎;新中国十七年山水画从题材之变到笔墨之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馨;从成人视角看儿童绘本创作的艺术魅力[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芳;试论中国画的线外之“线”[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李彦彦;明代状元造像创作的美学特征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杜雪梅;水墨动画效果在电视频道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孟幻;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镌刻出现代设计的民族印记[D];东华大学;2009年

6 李继秀;笔简神足—浅析梁楷的水墨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超;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色彩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一婷;论素描教学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9 黄佳瑜;尊重感受[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李加涛;平和之中求趣味[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星;;三清殿壁画《朝元图》线条的表现形式初探[J];美术界;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延军 杨安鹏;药王山元代壁画《朝元图》修复一新[N];铜川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成;《朝元图》图像学浅考[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05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05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