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二里头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郑州地区 分期 夏文化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二里头文化遗址目前发现有上百处,并且分布范围较广。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各地考古工作展开程度的不平衡,不少学者根据二里头文化遗址所在的不同地理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细致的研究。 本文主要讨论郑州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选取郑州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以大师姑遗址、竖河遗址、洛达庙遗址为代表,运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遗址的分期研究将郑州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进行梳理,观察其陶器的演变规律;并与周边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遗存进行比较,分析郑州地区与周边地区二里头文化的交流。最后,通过分析郑州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地理位置、主要内涵和周边的交流情况,探讨郑州地区二里头文化的文化性质。根据文献记载,推测郑州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可能为夏文化的某一方国或是当时的某一军事重镇。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than 100 sites found in Erlitou cultural sites, and the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mbalance in the degree of archaeological work carried out in various places, Many scholars study careful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Erlitou cultural sit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rlitou culture in Zhengzhou area, selects the typical sites of Erlitou culture in Zhengzhou area, takes the ruins of Master Gu, Zhuanghe and Luodamiao as the representatives, and appli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and typology. By studying the typical sites by stages, the Erlitou culture in Zhengzhou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d the evolution law of its pottery is observ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mains of Erlitou culture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Finally, by analyz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main connot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communication of the Erlitou culture in Zhengzhou are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ultural nature of Erlitou culture in Zhengzhou area.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cords,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Erlitou culture in Zhengzhou area may be one of the countries of Xia culture or a military important town at that time.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J];考古;2009年12期
2 孙仲田,金国樵,潘贤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时期陶片的穆斯堡尔谱研究[J];核技术;1984年04期
3 赵芝荃;;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源流[J];考古学报;1986年01期
4 秋山进午 ,木易;山西省太原西郊王门沟出土的卵形三足瓮[J];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5 杜金鹏;;陶爵——中国古代酒器研究之一[J];考古;1990年06期
6 杜金鹏;;关于夏桀奔南巢的考古学探索及其意义[J];华夏考古;1991年02期
7 林秀贞;;试论稍柴下层遗存的文化性质[J];考古;1994年12期
8 李维明;20世纪夏史与夏文化探索综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许宏;赵海涛;;二里头遗址文化分期再检讨——以出土铜、玉礼器的墓葬为中心[J];南方文物;2010年03期
10 陈显泗 ,戴可来;河南历史文物丛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会苗;秦贵军;余勤;董义光;任高飞;;郑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25OHD3的水平[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许青田;刘春礼;娄艳芬;熊飞升;李新月;;郑州地区麻疹流行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李令福;;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文化发展战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方酉生;;略论二里头遗址第一期遗存与夏代纪年——兼评《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5 王文华;丁兰坡;;大师姑夏代城址的发掘和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清楚;陈景斌;刘威;黄爱凡;;郑州地区部分新诊断的2型DM血管并发症及随阴访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沈照波;靳秀红;汤昱;;郑州地区哮喘儿童粉尘螨特异性IgE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建敏;;新砦城址是夏代早期都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宝琴;许继红;;郑州地区近6年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沈照波;顾倩茹;汤昱;;郑州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可邋通讯员 韩心泽;零污染水泥生产线登封投产[N];河南日报;2008年
2 王海伟;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喜添新“支”[N];经济视点报;2006年
3 记者 黄正秉;河南郑州草花销售市场低迷[N];中国花卉报;2006年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袁广阔;再思二里头文化的来源[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陈学桦;郑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N];河南日报;2007年
6 李维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二里头文化“手”形陶刻符浅谈[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记者 王泽远邋通讯员 许来伟 张长杰;焦作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陶拍[N];河南日报;2008年
8 赵海涛 陈国梁 许宏;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围垣作坊区[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记者 王永飞;莫让二里头文化遗址复归地下[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开启华夏王朝文明篇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天t,
本文编号:1522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2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