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秦人构成探析
本文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早期秦人 西汉水上游 墓葬 分类 人群 出处:《敦煌学辑刊》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墓葬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死者的处理方式,而种种处理方式都遵从一定的原则,应与墓主人生前所从事过的活动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有关。由于葬俗具有很大的延续性与保守性,在同一考古学文化之下,不同的葬俗可能就反映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这一点在早期秦文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近年西汉水上游早期秦文化项目的开展,发掘了一批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秦墓,本文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历年西汉水上游以及宝鸡地区lg河、渭河流域春秋早期及以前的秦墓资料,对早期秦墓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墓葬所代表的人群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揭示早期秦人的人群来源和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Abstract]:What the tomb reflects is the way the society treated the dead at that time, and all kinds of treatments followed certain principles. Due to the great continuity and conservatism of burial customs, under the sam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different burial customs may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This point is more obvious in the early Qin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Qin culture projec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 number of Qin tombs from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ere excavated.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early Qin Tombs in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eihe River basi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Baoji area, the early Qin tombs were classified, and the people represented by various tombs were analyzed.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the early Qin peopl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第48批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00481317)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J];华夏考古;1998年04期
2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县景家庄春秋墓[J];考古;1981年04期
3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J];文博;1989年02期
4 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lg邑地望[J];文博;1990年05期
5 刘军社;;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年11期
6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J];文物;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铭予;;中国北方地区两周时期铜(钅复)的再探讨——兼论秦文化中所见铜(钅复)[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2 杨建华;;再论玉皇庙文化[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3 滕铭予;;宝鸡建河墓地的年代及相关问题[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4 徐卫民;;千为秦都考[J];宝鸡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5 刘明科;;秦族源及早期都邑、葬地歧说集举(续)[J];宝鸡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任晓锋;;从周代考古墓葬出土礼器看列鼎制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鑫磊;;《秦风·黄鸟》与周秦文化冲突探论——《诗经·秦风·黄鸟》之文化背景考析[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8 田延峰;;《诗经·秦风》与秦的礼乐制度[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4期
9 华慈祥;两件战国谷纹玉器真伪考述[J];东南文化;1998年02期
10 印群;;东周时期秦齐殉人墓的比较研究[J];东方考古;201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令福;;秦都咸阳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徐日辉;;长江上游秦早期都邑西犬丘及其周边社区的开发与利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天恩;;早期秦文化特征形成的初步考察[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4 刘明科;;也谈秦族源、秦文化考古及有关问题[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祝中熹;;礼县大堡子山秦陵墓主再探[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长立;比较视野中的鄂尔多斯式青铜斧[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朱思红;秦水资源利用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赵海洲;东周秦汉时期车马埋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岐;樊志民;;秦人农业初识[J];古今农业;1990年02期
2 田旭东;;清华简《系年》与秦人西迁新探[J];秦汉研究;2012年00期
3 刘曙光;三门峡上村岭秦人墓的初步研究[J];中原文物;1985年04期
4 赵成玉;;三门峡秦人墓的发现与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仲立;;司马迁与秦人“从死”葬俗[J];西部考古;2006年00期
6 谢高文,岳起;塔尔坡秦人博局图[J];文博;1997年04期
7 胡永庆;论三门峡秦人洞室墓的年代[J];中原文物;2001年03期
8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J];考古;1996年03期
9 李书谦;;试论三门峡秦人墓[J];中原文物;2013年02期
10 焦南峰;孙伟刚;杜林渊;;秦人的十个陵区[J];文物;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靓;;甘肃东部及陕西西部西周至春秋时期秦人的人种类型与食谱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 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N];光明日报;2011年
2 叶舒宪;秦人崇拜熊吗?[N];光明日报;2007年
3 庞世栋 呼延思正;专家联手探寻秦人祖先起源地[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谢志娟;探讨秦人早期文化之谜[N];甘肃日报;2004年
5 驻陕记者 韩宏;秦人早期都城在甘肃礼县[N];文汇报;2007年
6 吴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华简研究中的虚骄之气和隐讳作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呼延思正;孙家南头秦人墓地提供有力佐证[N];西安日报;2004年
8 西北师大旅游学院副院长 徐兆寿;填补先秦文化的研究空白[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1700年后重见先秦编年体史书[N];文汇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西民;精美瓦当破解秦人五大之谜[N];宝鸡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532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3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