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汉晋佛像三个阶段及对南北朝初期佛像图像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4 23:21

  本文选题:汉晋佛像 + 三个阶段 ; 参考:《民族艺术》2014年02期


【摘要】:汉晋佛像发展有三大阶段:1.长江上游东汉至蜀汉前期(125~240)流行摇钱树佛像;2.长江中下游东吴至西晋(260~317)流行佛像镜、陶瓷佛像,出现了独立佛像;3.北方地区西晋至东晋十六国(263~439)流行金铜佛像。这三大阶段随着时代递进,通过图像志传递的方式,间接或直接对南北朝初期佛像的图像志产生了影响。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tatues in Han and Jin dynasties: 1.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early Shu Han Dynasty (125Pu 240) is a popular cash cow Buddha.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Soochow to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popular Buddha mirror, ceramic Buddha, the emergence of an independent Buddha.The Northern region from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o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of the sixteen states of China 263Pu 439) popular gold and bronze Buddh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se three stages indirectly or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image records of the early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09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唐墓葬美术中的佛教文化因素”(批准号:201015) 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 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批准号:796334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治昭,李静杰;近年来关于佛像起源问题的研究状况[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2 何志国;;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3 何志国;;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仲殊;;关于日本的三角缘佛兽镜——答西田守夫先生[J];考古;1982年06期

5 李静杰;;早期金铜佛谱系研究[J];考古;1995年05期

6 何志国;;奈良赤城古坟出土铜镜佛像及来源探微[J];民族艺术;2009年02期

7 何志国;;鄂州三国佛像镜的学术意义[J];民族艺术;2010年02期

8 李少南;;山东博兴出土百余件北魏至隋代铜造像[J];文物;1984年05期

9 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J];文物;2004年10期

10 张淑敏,田茂亭;浅谈山东博兴出土的北朝铜佛像[J];中原文物;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芳;;黄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的组合形式与布局装饰[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殿元;何俊华;;项羽乎?刘邦乎?——论秦汉之际历史舞台及历史纪年的主角[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符永利;;浅论栖霞山石窟的供养人问题[J];长江文化论丛;2012年00期

4 晓文;;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两个朝代[J];城市公共交通;2008年11期

5 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6 邵磊,霍强;析镇江萧梁铸钱遗址出土的塔形佛饰[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7 王瑞霞;;北朝晚期古青州地区的佛教信仰[J];敦煌研究;2007年06期

8 费泳;;佛衣样式中的“半披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J];敦煌研究;2009年03期

9 何志国;;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10 何志国;;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J];敦煌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费泳;;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A];美术学研究(第1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叶康宁;竞尚清雅:明代嘉万时期的书画消费[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赵目珍;唐《诗人主客图》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文锁;尼雅遗址形制布局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傅阳华;明遗民画家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蕾;魏代大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妙慈;《左传》晋国卿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赵小刚;冯从吾讲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为放;辽代北面宰相制度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6 张婧;明代吴中二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清;浅析魂瓶与古代灵魂敬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俊;龟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姜乃菡;《拾遗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大平;王羲之生平、思想及其尺牍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玛丽琳·M·丽爱 ,台建群;5世纪中国佛像和北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亚塑像的关系[J];敦煌研究;1992年01期

2 宫治昭,李静杰;近年来关于佛像起源问题的研究状况[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3 何志国;;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J];敦煌研究;2011年04期

4 阮荣春;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J];东南文化;1990年Z1期

5 阮荣春;再谈“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在“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东南文化;1991年06期

6 宫治昭,谢建明;佛像的起源和秣菟罗造像[J];东南文化;1992年05期

7 阮荣春;就日本文化厅藏画纹带佛兽镜(1)——论“褒衣博带式”佛像的产生[J];东南文化;1992年Z1期

8 熊寿昌;“画纹带佛兽镜”质疑——与王仲殊先生商榷[J];东南文化;1992年Z1期

9 何志国;论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以汉晋考古材料为中心[J];东南文化;2004年03期

10 程欣人;;武昌东吴墓中出土的佛像散记[J];江汉考古;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屏;《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书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2 黄清敏;汉晋人物单名现象试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3 谢丹;;杀人有礼,复仇无罪——汉晋民间复仇现象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魏斌;;单名与双名:汉晋南方人名的变迁及其意义[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7期

5 连劭名;汉晋解除文与道家方术[J];华夏考古;1998年04期

6 吴桂兵;;南方地区汉晋M形罐研究[J];华夏考古;2011年01期

7 ;汉晋下隽县地望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01期

8 唐建军;;汉晋音乐赋序价值探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9 胡秋银;论汉晋南朝的隐逸政策[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1期

10 柳春新;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J];史学集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宫大中;;试论洛阳汉晋墓碑和墓志[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邹长铭;梁堆:被遗忘千年的汉晋古墓[N];云南日报;200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仝涛;西藏阿里象雄都城“穹窿银城”附近发现汉晋丝绸[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五届硕士毕业生 戴维;鄯善地区汉晋墓葬与丝绸之路[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彭雪 实习生 段宇琦;我市境内发现150座汉晋家族崖墓[N];绵阳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睿;汉晋之际独行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静;汉晋父系观念嬗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园园;汉晋间龙亢桓氏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杨朝宁;汉晋高平郗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陈佳佳;外来文明与汉晋洛阳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春芳;汉晋之际汝颍人物的流布及作用[D];安徽大学;2001年

7 熊崧策;汉晋敦煌士人学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熊星萍;汉晋龙亢桓氏家族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燕;汉晋龙亢桓氏家族与文学[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汤慧玲;汉晋之际颍川陈氏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1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51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