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药元福墓志考——兼论药氏的源流与沙陀化

发布时间:2018-05-01 06:26

  本文选题:药元福 + 沙陀 ; 参考:《敦煌学辑刊》2014年03期


【摘要】:新发现的药元福墓志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其记载多有可与传世文献互相发明之处。借助药元福墓志提示的信息,活跃于五代的药氏,应出自沙陀三部落,根据墓志可对其族属源流及沙陀化的过程作一些推测,并有助于重新认识沙陀族群构造的复杂性。
[Abstract]:The newly discovered epitaph of Yaoyuan Fu provides important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five dynasties. With the information indicated by the epitaph of Yao Yuan Fu, the Yaoshi, active in the five dynasties, should come from the three tribes of Shatuo. According to the epitaph, we can make some conjecture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clan and the process of Sha Tuo's transformation, and help to re-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hatuo ethnic group.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汉唐文献工作室;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五代碑志的整理与研究”(11YJC770008)
【分类号】:K87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文礼;唐代灵、庆、银、夏等州界内的侨置府州[J];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淑新;董秀丽;;中华民族的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辩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4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9 赵立新;;梁代的聚书风尚——以梁元帝为中心的考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蓝岭;姚乐音;;盘王碧渡海漂失传说辨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8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28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