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夏商时期原始瓷的运输路线
本文选题:夏商时期 + 原始瓷 ; 参考:《南方文物》2016年02期
【摘要】:多年来,我国南、北方均出土为数不少的原始瓷,其中以浙江德清和江西吴城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因发现持续烧造原始瓷的窑址以及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产品,而被认为是原始瓷烧造的中心。本文尝试梳理夏商时期原始瓷在各地分布的情况,结合各遗址出土产品,初步探索原始瓷向北方及其他地区输送的路线,以进一步了解文明初期中原"中央"与"四方"之一东南地区的关系。
[Abstract]:Over the years, many primitive porcelain have been unearthed in the south and north of China. Among them,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represented by Deqing in Zhejiang and Wucheng in Jiangxi, the kiln sites of the raw porcelain and the rich and numerous products of various kind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enter of raw porcelain bur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primitive porcelain in various places during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combined with the products unearthed from various sites, and preliminarily explore the route of transporting primitive porcelain to the north and other reg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early civiliza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Central" and "Quartet" one of the southeast reg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2&ZD133)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委托重大课题“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DZ-2) 2014年度重点课题(Z2014-2)的支持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辉;;飞龙在地 中国最早的龙窑[J];大众考古;2013年03期
2 鲁晓珂;李伟东;罗宏杰;许宏;赵海涛;袁靖;;二里头遗址出土白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研究[J];考古;2012年10期
3 郑建明;;商代原始瓷分区与分期略论[J];东南文化;2012年02期
4 徐峰;;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南徙路线重建——兼论江淮地区的“廊道”性[J];中原文物;2012年02期
5 向桃初;;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J];考古;2011年10期
6 燕生东;张振国;佟佩华;;山东阳信县李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0年03期
7 岳洪彬;岳占伟;何毓灵;;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学报;2009年02期
8 曹峻;;试论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关系[J];中原文物;2006年02期
9 方辉;陈雪香;党浩;房道国;;济南市大辛庄商代居址与墓葬[J];考古;2004年07期
10 ;江阴花山夏商文化遗址[J];东南文化;200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巨成;;信阳发现商代独木舟[N];河南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远;林川;;“陶-铜体系”即“火技术-陶冶体系”[J];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07期
2 李刚;;古瓷四笔[J];东方博物;2016年01期
3 秦超超;曹峻;;试论夏商时期原始瓷的运输路线[J];南方文物;2016年02期
4 陈铁梅;;在宏观和历史的视角下对北方出土商周原始瓷产地的再探讨[J];文物;2016年06期
5 关福英;;光泽新发现的先秦时期印纹陶器及断代[J];福建文博;2016年02期
6 张国硕;;关于盘龙城商城的几个问题[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10期
7 史宝琳;;公元前两千纪前后中原地区的水道设施(下)[J];文物春秋;2016年02期
8 宋艳波;燕生东;;阳信李屋遗址2003年出土动物遗存分析报告[J];海岱考古;2015年00期
9 鲁晓珂;方燕明;李伟东;;瓦店遗址龙山文化白陶的科技研究[J];华夏考古;2015年04期
10 曹峻;;钱山漾文化因素初析[J];东南文化;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运明;阮永好;廖富魁;林雪铭;何国俊;;福建南靖县圩后沟山遗址发掘简报[J];福建文博;2010年03期
2 杨亚长;王昌富;;商洛东龙山遗址Ⅰ区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0年04期
3 罗运兵;;从龙虬庄遗址个案看史前家猪饲养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J];东南文化;2009年06期
4 岳洪彬;岳占伟;;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2008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9年07期
5 张广胜;朱诚;王吉怀;朱光耀;马春梅;郑朝贵;赵兰会;李中轩;朱青;金爱春;;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4.0 ka 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J];地理学报;2009年07期
6 岳洪彬;岳占伟;何毓灵;;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学报;2009年02期
7 王吉怀;赵兰会;;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J];东南文化;2008年01期
8 许宏;赵海涛;李志鹏;陈国梁;;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J];考古;2005年07期
9 蒋刚;湖北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再探讨[J];四川文物;2005年03期
10 魏俊 ,张秀怀;广东榕江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遗存调查[J];四川文物;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颖建;;从史前到夏商时期城址功能的演变看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永洪;吴俊凤;;论夏商时期的抗灾救灾措施[J];青春岁月;2011年08期
3 石晓霆,陶威娜;夏商时期的戈与野战方式浅说[J];中原文物;2003年05期
4 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J];华夏考古;2006年03期
5 郭妍利;;夏商时期的作战方式蠡测[J];人文杂志;2008年04期
6 卢德佩;试论鄂西夏商时期古文化[J];四川文物;1993年02期
7 陈智勇;论夏商时期的治安管理(续)[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陈智勇;试论夏商时期的海洋文化[J];殷都学刊;2002年04期
9 贾兵强;;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3期
10 葛生华;;我国夏商时期的官吏制度[J];兰州学刊;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连葵;;河套和岱海地区夏商时期文化初探[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2 陈朝云;;夏商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探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3 张志刚;;赤峰古代都邑沿革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杨永林;陕西地区夏商时期考古资料无空白[N];光明日报;2002年
2 记者 包建永;台州文明史从夏商时期向前推进1500余年[N];台州日报;2011年
3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何佳 曹栋洋 孙明;湖南楚江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遗址[N];中国文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战伟;夏商时期陶大口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雪红;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11年
3 盛立双;燕山南麓夏商时期考古学遗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陶治强;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D];安徽大学;2007年
5 赵菊梅;晋陕高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72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7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