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曼生壶”之“情味”美

发布时间:2018-05-14 23:30

  本文选题:“曼生壶” + 陈鸿寿 ; 参考:《农业考古》2014年05期


【摘要】:"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艺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从清朝乾隆时期出现,至今影响深远,其中的数款经典壶型被众多紫砂壶艺家认为是紫砂壶中的"巅峰之作",不断被后人仿制,其主要创制者——陈鸿寿也被誉为"中国紫砂历史上四大高峰时期的领军人"。"情味"一词最先应用于对抒情文学的评价,后来被文艺批评家阐释为一个美学范畴,是对抒情文学审美价值的一种高度概括。本文主要从"曼生壶"的壶型、题材和创作意旨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曼生壶"审美中的情味要素,并总结出"曼生壶"之情味美的具体表现。
[Abstract]:Mansheng Kettl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rple sand pot in China. It appeared in the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nd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to the present. Among them, several classic pots are regarded by many purple sand pot artists as the "peak of the purple sand pot", and continue to be copied by later generations. Chen Hongshou, its main creator, is also known as "the leading soldier in the four peak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purple sand." The term "emotion and taste" was first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lyric literature, and was later interpreted by literary critics as an aesthetic category, which is a high generaliz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yric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pot type, subject matter and creative intention of Mansheng Kettle, abstracts the elements of emotion and taste in Mansheng Kettle's aesthetics, and sums up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feeling and taste beauty of Mansheng Kettle.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华平;孙冬宁;;宜兴紫砂壶制作工具探析[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2 陈茆生;;曼生壶楲挊赏析[J];江苏政协;2002年05期

3 王学铭;;大雅简淡的曼生壶[J];茶叶经济信息;2006年06期

4 徐学;朱海燕;;清代“曼生壶”之天趣美[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钱章法;;曼生壶的美学特征[J];今日科苑;2009年23期

6 胡晓;;壶铭 曼生壶的精华[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0年04期

7 蒋琰滨;;紫砂陶刻饰泛谈[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02期

8 钱小军;;宜兴紫砂的制作和审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年04期

9 侯传文;;泰戈尔诗学情味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李敏行;;曼生壶制作年代探索[J];紫禁城;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华平;孙冬宁;;宜兴紫砂壶制作工具探析[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2 赵汇鑫;;紫砂壶的形式与功能探议[J];包装世界;2010年04期

3 刘婷;张福昌;;宜兴传统紫砂茶壶的构件设计[J];创意与设计;2011年03期

4 王厅;朱海燕;;“曼生壶”的艺术表现及其影响[J];茶叶通讯;2014年02期

5 何岳;;“曼生十八式”传奇——陈鸿寿创制紫砂文人壶的历史与设计思想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4年04期

6 刘婷;张福昌;;宜兴传统紫砂茶壶造型的数理特征[J];美与时代(上);2011年01期

7 陈文华;;试论陶瓷茶具的鉴赏[J];农业考古;2008年05期

8 刘宏;;浅析宜兴紫砂壶市场繁荣的历史因素[J];美与时代(上);2012年04期

9 姚夏雨;;从禅学精神谈竹林听蝉壶的创作构想[J];江苏陶瓷;2013年03期

10 吴真;;传统工艺与现代观念相融和的产品设计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燕;宜兴紫砂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娟珍;论泰戈尔“心灵表现说”的诗学观[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2 夏天;紫砂壶设计中的遗传基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侯亮;继承与创新—紫砂茶具的现代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刘婷;宜兴传统紫砂茶壶的造型研究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12年

5 黄旭曦;我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6 廖博文;陈曼生书法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敏行;;曼生款竹节壶再研究[J];东南文化;2009年02期

2 朱红军;;论曼生壶的陶刻风格及其影响[J];江苏陶瓷;2006年S2期

3 高俊;;一路风尘一路歌——谈谈紫砂陶艺术现象及展望[J];景德镇陶瓷;2009年03期

4 姚敏苏;陈曼生、杨彭年和“曼生壶”[J];农业考古;1995年04期

5 严克勤;;志于道 游于艺——陈曼生与紫砂壶[J];荣宝斋;2010年11期

6 黄胜;;自然朴素 浑然天成——陶艺创作中的自然美[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7 韦钟云;;曼生壶造型对紫砂创作的启迪[J];中国陶瓷工业;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付照;紫砂茶具的文化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茆生;曼生壶题铭赏析[J];江苏陶瓷;2002年02期

2 何挺初;周波;;曼生壶的创作文化[J];江苏陶瓷;2006年05期

3 胡晓;;壶铭 曼生壶的精华[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0年04期

4 王学铭;;大雅简淡的曼生壶[J];茶叶经济信息;2006年06期

5 钱章法;;曼生壶的美学特征[J];今日科苑;2009年23期

6 王学铭;;大雅简淡的曼生壶[J];农业考古;2009年05期

7 王潇笠;;略析关于“曼生壶”研究的两点新发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年07期

8 笑谈;;奇特的曼生壶[J];养生月刊;2014年07期

9 李晗;;话说“曼生壶”[J];上海文博论丛;2013年01期

10 张明华;;从金山松隐出土曼生壶说起[J];检察风云;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潘宁;曼生壶,杭州昨天揭开你神秘的面纱[N];杭州日报;2008年

2 朱家声;话说紫砂曼生壶[N];中国艺术报;2003年

3 沈治平;漫谈古玩的“灵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雅琴;天趣的工艺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9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89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