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浅析汉代南夷地区的开发——以贵州赫章可乐遗址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2 14:36

  本文选题:赫章可乐 + 南夷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贵州省赫章可乐遗址的性质可能是一个军事城堡,汉王朝在这里驻扎军队的意图是控制当地的战略资源和交通要道,这也是汉代中央王朝开发南夷地区的一种方式。
[Abstract]:The nature of Hezhang Coke site in Guizhou Province may be a military castle, where the Han Dynasty stationed its troops with the intention of controlling local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transportation routes, which was also a way for the Central Dynasty of the Han Dynasty to develop the Nanyi area.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六盘水师范学院历史学系;
【分类号】:K87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鸿;张杰;;贵州赫章可乐铜矿化带物质成分特征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侯绍庄;;从汉晋古墓看清镇的早期开发[J];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1期

3 ;赫章可乐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6年02期

4 李衍垣;;汉代武阳传舍铁炉[J];文物;1979年04期

5 张元;;贵州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纪年铭文瓦当[J];文物;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华;郑祯诚;;巴蜀时期古愱国源流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程文徽;;汉中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潘定武;;文翁二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梁艳萍;;“诗圣”杜甫与诸葛亮的失意情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石恪;;贵州出土汉墓与贵州汉代农牧业的发展[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杨钊;;杨慎张佳胤交游考[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7 赵常兴;安鲁;;秦汉时期北人南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8 孙启祥;;金牛古道演变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曾穷石;;对江油戍有关史实的考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符丽平;李欣航;;诸葛亮八阵图神化及其原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太鹤;;考古三报告补正与讨论[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万辅彬;郭立新;李晓岑;张玉忠;;古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魏学峰;;四川汉代画像砖的艺术价值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程龙刚;;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关系的考察[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5 侯虹;;西蜀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以秦汉时代为中心的讨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6 吉成名;;汉代食盐产地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7 刘卫国;;渝东盐业与三峡文化[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8 陶红;;独立生成与相互融合——民族文化融会中巴蜀蚕桑文化符号构成探悉[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彭邦本;;先秦汉水上游与峡江地区的交通试探[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10 汤家厚;;《徐霞客游记》文稿散失引发的难题——徐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3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厉复超;隋唐时期淫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王瑰;周灭商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谢丹;乡土记忆与社区整合[D];西南大学;2011年

6 徐秋雅;汉赋中的社会风俗散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崔文萍;汉唐之际谶纬文献的流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邹学莉;魏晋南朝表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菲;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人物传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戴智恒;三国蜀汉文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见习员训练班[J];考古通讯;1957年01期

2 李家瑞;;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墓时代的上下限[J];考古;1965年09期

3 ;贵州赫章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6年01期

4 宋世坤;;贵州出土的铜鼓及其断代[J];考古;1983年11期

5 宋治民;王有鹏;;大邑县西汉土坑墓[J];文物;1981年12期

6 马学良;陈英;;贵州彝族文物考[J];文物;198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崇安;广西民族文物考古旅游资源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钟远波;;试析大足石刻动画资源开发[J];电影评介;2008年24期

3 周伟洲;新疆的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开发[J];西域研究;2003年04期

4 姚桂兰;浅谈张掖市国保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前景[J];丝绸之路;2004年S1期

5 吕华鲜;;桂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及开发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王玲芝;;浅谈南阳玉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赵建宇;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8 罗玲;;再谈三峡地区民俗文物的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乔桂强;祝炜平;;建设宋六陵遗址公园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卢丽刚;易修政;;江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扬;杨军昌;;X射线探伤技术对汉阳陵陶俑、陶动物成型制作工艺的初步分析[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繁模;彭冰;;汉画艺术生产劳作类题材特色与审美意趣——以中西部地区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金爱秀;;试论汉代农耕画像的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凌皆兵;;由汉画看汉代的饮茶习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门洋溢;;论汉画中服饰图像体现的阶级性[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佘向东;;从汉画看汉代的商业繁荣[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峰;吴瑞吉;;山东莒南汉画资源调查[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何志国;;汉代云气纹与神仙思想[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唯;;浅析面具在两汉时期的功能及应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顾乐红;;浅析汉画像石中的莲花[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宁毅 张雪;泰和有座汉代古城[N];江西日报;2002年

2 ;汉代科技 曾世界领先[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 刘云伶 刘翔霄;山西集中发掘一批汉代空心砖墓葬[N];光明日报;2002年

4 朱丽秋;罕见的汉代陶牛[N];中国文物报;2002年

5 ;汉代熊足石质砚[N];甘肃日报;2002年

6 记者 蔺玉堂;邢台发现汉代古井群[N];光明日报;2000年

7 王俊奇;画像石上的汉代足球[N];中国档案报;2001年

8 孙阎河 魏佳;珍惜“时间的印迹”[N];焦作日报;2006年

9 赵万钧;高台发现大型汉代城址[N];甘肃日报;2002年

10 ;汉代摇钱树在重庆出土[N];陕西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宋蓉;汉代郡国分制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旺祥;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津令佚文分类整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孙蕾;郑州汉唐宋墓葬出土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符奎;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D];郑州大学;2013年

7 王春斌;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卢花;汉代瓦当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蒋志龙;金莲山墓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芸;济南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05年

4 王卉;汉代金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静;汉代玉衣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牛晓春;榆林汉代画像石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叶青;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陈博;两汉京畿地区城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姜佰国;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丽娟;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文献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9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69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