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探究库车老城区传统民居“多文化体态”之现象

发布时间:2018-06-03 17:03

  本文选题:库车老城区 + 传统民居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3期


【摘要】:库车老城区传统民居形态是一种活态文化,又是文化变迁的产物,至今仍保持着维吾尔族鲜活的传统生活。老城区聚落民居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记录了人类在荒漠环境中转辗迁徙,择水草而居,繁衍生息的绿洲聚落文化,形成了极具鲜明而整体的民居文化。本文将从艺术审美观切入,以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为依据,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三个层面上,进一步阐释蕴藏在库车老城区传统民居形态中的艺术人文化特征。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form of Kuqa old city is a kind of living culture and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change, and it still keeps the Uygur people's fresh traditional life up to now.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old urban settlements have recorded the human migration in the desert environment, the selection of water and grass to live,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asis settlement culture, formed a very bright and integral residential cultur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article will further explai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 people in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forms of Kuqa old city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religious belief and cultural exchange.
【作者单位】: 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资助”(040812C02)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聚落文化形态研究”(13CMZ036)项目资助
【分类号】:K87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闫飞;;民族地区传统聚落人居文化溯源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2 马海娥;刘亚兰;;浅析中国传统窗棂中的几何纹样装饰[J];美与时代(上);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天开;;论藏族居住建筑的诗意元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3 张振;中国现行建筑设计市场下建筑师的职能——北京东郊和平项目设计随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4 唐红;王森;王伟京;;基于建筑创作及其发展机制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5 唐红;张永忠;赵琳;;基于地域文化与豫北民居风格传承关系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6 王华余,田利;旅馆建筑布局的地区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李德英,寿大云;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马自翔;石云志;;生态办公建筑设计对策初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高志荣;科技·生态·建筑──浅谈生态建筑[J];安徽建筑;1998年06期

10 刘炜;城市的个性之道[J];安徽建筑;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飞;;体现历史印迹的设计手法探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常文韬;包景岭;朱赛鸿;李燃;孙韬;;低碳生态住区熵分析及熵减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几点思考[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黄绳;;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的科学性[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模型与基本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6 金云峰;陈蓓;;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与趋势[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金云峰;陈蓓;;风景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邵宗博;张博;;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以沧州阳光骏景小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杨宏烈;徐汉荣;;中国近现代建筑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秦红岭;;从人文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石峰;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舒波;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微;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华彬;西湖风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颜政纲;论制约生态建筑发展的“症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楠;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马婧;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石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陆小华;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余丞;旅游开发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和村镇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曦;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朱少武;社会学视域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演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梁栋栋,杨钊;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2 杨云艳;方燕;;浅析维吾尔族日常生活禁忌[J];黑龙江史志;2010年05期

3 王冲,王琛;人居环境伦理观与建筑材料的绿色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方志远,冯淑华;江西古村落的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5 孟凡人;;交河故城形制布局特点研究[J];考古学报;2001年04期

6 万建中;论民间禁忌的功能[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玉保;;大同古城民居建筑的门窗类型考证[J];文物世界;2010年02期

2 王永太;浙江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透视[J];东南文化;1989年06期

3 田惠民;;太谷传统民居中的宅院大门[J];文物世界;2009年03期

4 冯国 ,许祖华;古都传统民居:风雨过后难见彩虹[J];记者观察;2003年11期

5 高玉达,吴馨萍;浅析传统民居的卫生习俗——以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为例[J];东南文化;2003年11期

6 黄禹康;凤凰县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J];城乡建设;2005年07期

7 阳林杰;;涧岩周家大院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8 ;甘孜 藏式风情“别墅”播下革命火种[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9 王治平;徽州传统民居综论[J];东南文化;1991年02期

10 林耕,刘辉;天津老城传统民居[J];城市;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宽义;王凤军;;邢台传统民居[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编印说明[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初访中华第一谜宫——延庆县古崖居[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张一兵;;古建筑类型的灭失与文化生态[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凯峰;;闽台建筑缘[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6 叶乃齐;;台湾古迹保存技术发展梗概[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7 陆琦;;传统民居改造更新与持续性发展——从化松柏堂古村落改造设想[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8 吕何生;;名城保护与建设刍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吕舟;;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10 陈绍举;;可乐遗址保护与发展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原建军;投入近亿元加强文物保护[N];西安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万山邋王昕;穿越时空的守望[N];西安日报;2008年

3 刘冕;京味儿突出建筑连片保护[N];北京日报;2007年

4 胡方平 本报记者 孙雁鸣;保护传统民居 传承历史文脉[N];乐山日报;2011年

5 李盎邋张琨;团山民居的诱惑与尴尬[N];西部时报;2007年

6 通讯员  索绍利 南京日报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蔡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能有遗珠之憾[N];南京日报;2006年

7 记者 冯国 许祖华;古都西安,只剩寥寥24处古民居[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田丰;漳州传统民居(一)[N];闽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贾维双;四合院受文物法保护[N];市场报;2007年

10 张先才 顾巍钟;南京整修甘熙故居[N];新华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灏;济南老城区传统民居地域性风格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年

2 渠滔;巩义康百万庄园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王颂;开封、尉氏刘家宅院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张大伟;马丕瑶府第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周楠;无锡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初探[D];江南大学;2009年

6 宋航;形郅其朴 质郅其实[D];江南大学;2009年

7 郑卉;上海里弄住宅营造技艺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罗晓光;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及再生设计初探[D];江南大学;2009年

9 吴天裔;威海海草房民居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黄隽茜;苏州民国民居建筑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3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73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9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