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23 17:50
本文选题:淀粉粒 + 古代淀粉粒 ; 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摘要】: 淀粉粒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是葡萄糖的聚合物。植物在种子、果实和块根等器官中大量贮存淀粉粒,以提供种子萌发和地下器官的繁殖所需的能量。由于不同种属来源的淀粉粒形态各异,所以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人类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很早就注意到植物富含淀粉的器官的食用价值并加以利用。在人类采集和加工淀粉类食物的过程中,淀粉粒得以在各种工具表面沉积并保存下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淀粉粒开始应用于考古学的研究,用于鉴定植物残留物的来源,并借此推断古人对植物的利用、器物的功能以及食物加工技术等。古代淀粉粒研究在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中国学者李t犜缭,
本文编号:2057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05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