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秘色瓷的釉色特征及呈色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30 21:47
【摘要】:为揭示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釉色特征和发展规律,探讨釉色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分光光度计、光学与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等,对后司岙窑址秘色瓷及普通越窑青瓷、荷花芯窑址普通越窑青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普通越窑青瓷相比,后司岙秘色瓷釉色更偏青、饱和度更低,其釉色处于普通越窑青瓷向汝窑青瓷、南宋官窑青瓷等釉色的审美过渡阶段。(2)后司岙窑址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釉层较为相似,均属于较薄的透明釉,影响二者釉层颜色差异的因素主要为胎体颜色及釉层中的过渡金属离子。(3)后司岙秘色瓷胎体颜色较白且深色颗粒较少,使得秘色瓷釉面明度值较高且更加纯净透亮。(4)后司岙秘色瓷采用的瓷质匣钵和釉封的工艺是其釉中Fe2+含量高于普通越窑青瓷的原因之一,后司岙秘色瓷釉色因而更加偏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丽丽;关于“秘色瓷”两个问题的讨论[J];文博;1995年06期

2 陈克伦;秘色瓷及其相关问题[J];文博;1995年06期

3 赵宏;秘色瓷续考[J];景德镇陶瓷;1997年02期

4 刘浩;;秘色瓷[J];对外大传播;2000年07期

5 ;也说秘色瓷[J];收藏界;2002年08期

6 郭丹英;秘色瓷新考[J];东南文化;2003年01期

7 郑嘉励;“秘色瓷”说[J];东方博物;2005年01期

8 李刚;;“秘色瓷”之秘再探[J];东方博物;2005年04期

9 冯彬妮;;精美绝伦秘色瓷[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10 王宇雯;;当审美与市场一同返璞归真——高古秘色瓷现阶段投资看点[J];艺术市场;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西北大学 张璐;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N];光明日报;2011年

2 法门寺博物馆研究员 姜捷;千峰翠色:唐葵口圈足秘色瓷碗[N];人民日报;2013年

3 关山;“千峰翠色”的秘瓷[N];安徽日报;2005年

4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 赵幼强;夺得千峰翠色来[N];美术报;2013年

5 本报驻陕西记者 赵建兰;法门寺琉璃器皿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4年

6 孙玉洁;六万余件中国珍宝待价而沽[N];中国艺术报;2004年

7 刘刚 冬君;瓷器里的江山[N];中国经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赵雯;渗透在越窑秘色瓷中的雕塑艺术[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68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68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