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淮北汉画像石的文化特色及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5 14:12
【摘要】: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淮北,如今在百废待举之际发现了较多珍贵的汉画像石资源。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淮北汉画像石的研究和保护仍处于薄弱阶段。本文主要从淮北汉画像石所反映的淮北汉代文化特色以及淮北现阶段对汉画像石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入手,做一个简单的专题性研究,以此引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研究淮北汉画像石资源。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淮北汉画像石做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汉画像石的分区以及在淮北出现的原因。在这一部分中首先是陈述汉画像石在全国内的分区情况及其区域特点,给予淮北汉画像石一个准确的区域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汉画像石在淮北出现的原因。汉画像石在淮北的出现与当时这一地域范围内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区域经济、浓厚的文化氛围、厚葬习俗的影响以及丰富的石雕材料的存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淮北汉画像石所反映的淮北汉代文化特色。淮北汉画像石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笔者通过对零散资料的整理后,把淮北汉画像石中所体现的文化特色归纳为多样性的社会生活文化、纷繁复杂的民间信仰文化和独特的艺术文化三个方面。社会生活文化中包含贵族阶级的车马出行、宴飨舞乐、体育文化和下层民众灵活多样的生活方式;民间信仰文化概述为神灵信仰、鬼魂信仰和宗教信仰三点;艺术文化体现在雕刻技法、构图技巧和写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上 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对淮北汉画像石文化特色的描述,肯定了淮北汉画像石本身所存在的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汉画像石资源却遭到有形和无形地流失,笔者在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淮北汉画像石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角度展开。先是指出淮北地区汉画像石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成效以及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接着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汉画像石资源的建议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琼;;谈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淮北汉画像石资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1期

2 王猛;;淮北汉画像石的文化生态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文艺研究;2013年10期

3 王猛;;汉画像石艺术在淮北当代建筑装饰中的传承方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15期

4 刘辉;;淮北汉画像石初步研究[J];中国书画;2004年04期

5 曹光宇;;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视觉意象研究——以淮北汉画像石为例[J];长江丛刊;2016年15期

6 张雯;;山东与四川汉画像石的比较研究——以“庖厨图”为例[J];艺术科技;2018年05期

7 王文灏;;浅议山东地域汉画像石分布研究的意义与目的[J];美术观察;2016年09期

8 韩青;;古逸汉风——汉画像石的空间配置与图像布局探析[J];百家评论;2014年02期

9 吕品;;从汉画像石艺术的演变看汉代天人思想[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熊帝兵;郭华;;汉画像石文献的特征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永德;;淮北汉画像石综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建;;汉画像石中动物形像的文化涵义[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瑞峰;;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阴阳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婉尧;;浅论楚辞文化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影响[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顾乐红;;浅析汉画像石中的莲花[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武利华;;汉画像石“秘戏图”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周保平;徐玲;;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民间信仰习俗[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杨孝军;;试论灾难思想在汉画像石中的表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杨浩;;山东东平百墓山汉画像石墓略述——兼谈东平境内出土汉画像石[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月;;汉画像石中女性图像研究[A];十院校美术考古研究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海艳;陕北汉画像石亟需有效保护[N];陕西日报;2000年

2 郝莎莎;严肃而不失趣味[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 朱存明;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N];美术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蔡树农;汉画像石——敦煌前的敦煌[N];美术报;2017年

5 王云峰;从汉画像看中国传统绘画的来龙去脉[N];辽宁日报;2017年

6 马岚;汉画像石艺术的现实性与浪漫性[N];中国文物报;2016年

7 朱绍鸿;汉画像石的陈列手法[N];中国文物报;2014年

8 刘敏;别样历史的挖掘与书写[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丽;大汉雄风今犹在 汉画像石书汉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唐红丽;汉代厚葬之风孕育了汉画像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志君;汉画像石中的游猎图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8年

2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毛娜;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唐建;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7 顾颖;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李亚利;汉代画像中的建筑图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吕军;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淮北汉画像石的文化特色及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静;陕北汉画像石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3 吴佳佳;山东汉画像石装饰风格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4 田丹;汉画像石中的凤鸟图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石园园;淮北汉画像石中的建筑图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尹耀东;中国民间艺术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7 陈哲;汉画像石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拓展与应用[D];淮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林晨;趋同与存异:汉画像石所见徐州和南阳的观念与风俗[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陈秀艳;汉画像石的装饰形式美感对壁画创作的启发和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10 刘鑫;汉画像袖舞的形象分类及呈现[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82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82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