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镇墓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4:36
【摘要】: 本文在搜集了北朝30多座随葬镇墓兽且有明确纪年的墓葬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区系类型学方法,对北朝时期的镇墓兽进行分类、分型、分式、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北朝镇墓兽的区系特征,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北朝镇墓兽源流及演变进行了探讨。 根据30多座纪年墓葬所出土镇墓兽的类型、组合情况来观察,北朝时期的镇墓兽在不同的地区出现的类型也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镇墓兽呈蹲坐状,由人面镇墓兽和兽面镇墓兽的组合而成。人面镇墓兽和兽面镇墓兽一般成对出现,一人面,一兽面,以墓葬中随葬一对最为常见,也有少数墓葬中随葬两对;第二类镇墓兽呈匍匐于地状,由形制相同或相似的兽面镇墓兽组合而成,一般也成对出现,以墓葬中随葬一对最为常见,也有少数墓葬中随葬两对, 第一类镇墓兽大多出土于以洛阳邺城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塑工比较细致,造型比例比较匀称,整体结构协调,立体感较强,组合注重等级;第二类镇墓兽大多出土于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制作缺乏细部的刻画,较为粗糙,头部和身躯的比例极为失调,整体轮廓模糊,面目不清晰,给人一种神情呆滞感。两类镇墓兽在这两大区域内形成了各自的传承体系与特色,彼此独立又相互有所影响。出现这些差异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民族传统等密切相关。 最后,在综合分析北朝镇墓兽组合特征、形态特征、区域特征、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西晋随葬镇墓兽的继承与发展和对隋唐随葬镇墓兽的影响。
【图文】:
少数墓葬中随葬两对。镇墓兽中空,足下有踏板。泥质灰陶,躯体、头、前足、鬃毛几部分为模制,然后粘接一起。通体涂一层白粉,然后根据需要在各部位施以不同的颜色。(如图1、图2)图1:茹茹公主墓人面镇墓兽图2:茹茹公主墓兽面镇墓兽
少数墓葬中随葬两对。镇墓兽中空,,足下有踏板。泥质灰陶,躯体、头、前足、鬃毛几部分为模制,然后粘接一起。通体涂一层白粉,然后根据需要在各部位施以不同的颜色。(如图1、图2)图1:茹茹公主墓人面镇墓兽图2:茹茹公主墓兽面镇墓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8.8
本文编号:2628140
【图文】:
少数墓葬中随葬两对。镇墓兽中空,足下有踏板。泥质灰陶,躯体、头、前足、鬃毛几部分为模制,然后粘接一起。通体涂一层白粉,然后根据需要在各部位施以不同的颜色。(如图1、图2)图1:茹茹公主墓人面镇墓兽图2:茹茹公主墓兽面镇墓兽
少数墓葬中随葬两对。镇墓兽中空,,足下有踏板。泥质灰陶,躯体、头、前足、鬃毛几部分为模制,然后粘接一起。通体涂一层白粉,然后根据需要在各部位施以不同的颜色。(如图1、图2)图1:茹茹公主墓人面镇墓兽图2:茹茹公主墓兽面镇墓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8.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海燕;关中地区隋墓分期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8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2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