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现代主义设计浪潮中回望中国耀州窑
发布时间:2020-04-24 21:02
【摘要】: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后现代主义浪潮波涛汹涌般地席卷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这样的多元化发展之中,人们对“生活样式”和“自我意象”有了更多的追求,而后现代主义设计中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的理念正好适应了这方面的发展,同时其散漫化、模糊化、自由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耀州窑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工艺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对于今天站在后现代主义设计浪潮中的人们,如何把古代优秀设计语言引入现代设计,如何在传统工艺上恰当地表现时代特色,如何更好的发扬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耀州窑的古今发展为线索,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并加以探讨,联系后现代设计的诸多特点,对后现代设计浪潮中的耀州窑进行回顾、展望与分析,这是对后现代主义设计浪潮的一种反思,也是对耀州窑陶瓷艺术时代新发展的“扬弃”。各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说明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总结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综述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分别就后现代主义设计概况和耀州窑背景概况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在前章综述后现代主义设计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内容做了更深层的解读。并以陶瓷为例,分析后现代设计浪潮中世界及中国现代陶瓷发展的现状。 第四部分,回顾耀州窑的古代辉煌,并以不同时期代表作品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唐、宋、金元时期瓷品的艺术形式及特色。并总结出不同朝代辉煌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五部分,陈述当代耀州窑的发展现状,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对耀州窑概况认识的调查问卷,并以此分析当代耀州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六部分,展望耀州窑未来的发展,首先总结古代耀州窑辉煌发展的三大经验,并从后现代设计特征分析当代耀州窑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未来耀州窑发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通过上述各章的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古代耀州窑从最初的发展到后来的鼎盛并非易事。其三大经验:善于学习其他窑场经验;及时掌握市场所需;不断实践探索,勇于创新;在设计难免浮躁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后现代设计的四大特征,即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反对理性,关注人性;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对耀州窑当代不景气的现状可谓一针见血,我们应注重历史经验和时代特色重新融汇,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勇敢的创新。其中一方面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加强国际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原创力,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独特风貌,为世界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因为只有这样,耀州窑才能在世界陶瓷发展的新趋势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道路才能走的更宽阔。
【图文】:
这一时期,陶瓷器型多运用较大曲度外向弧线,形状近似于球体,给人丰满浑圆之感,折射出唐强盛在人们审美情趣上的倾向—崇尚丰腆和富丽。[’”]黑釉瓷系列的黑釉剔花填白彩瓷壶(如图4一l),弧状丰肩,鼓腹,平底,中腹以下弧收,腹部竖排剔刻有数道弦状植物花纹,并施白釉,具有镶嵌的立体效果。作品整体漆黑明亮,浑圆饱满,剔花纹饰施白釉后,黑白明豁、互为彰显。黑色作背景,构成“虚”空间,小面积白色优美纹饰跳出,形成冲击,构成“点睛之笔,,。图4一1唐代黑釉剔花填白彩瓷壶Fig.4一 1TangDynastyTheblaekglazePieksaflowerfillingtheBaiCaiehinakettle
佛教在唐代的繁荣发展,体现了唐王朝对各派社会思潮兼容并蓄的精神。伴随唐代的这种信仰需求,与佛教相关的装饰造物品大量涌现,耀州窑黑釉塔式罐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如图4一2)。120]图4一2唐代黑釉塔式罐Fig.4一 2TallgDynastyBlaekglazetower-帅ejar黑釉塔式罐为纯黑釉色作品,整体釉面滋润,色黑如漆,它由盖、罐身、基座三部分构成。宝刹式器盖七级尖塔状,刹尖贴坐一右手扶膝,左手作瞪望状的坐猴;罐体圆肩、圆腹,下部渐收,贴有大小相同双层仰莲瓣;底座呈八角双层台座,上层堆塑有佛、瑞鸟,下层塑有力士和兽首。121]其釉色、纹饰和器型的结构秩序,,建构着具有佛陀世界伦理化和中国文化理性精神的装饰文化。一方面黑釉塔式罐纯黑釉色将佛教本身深沉、庄严、静谧的特点表现出来。色黑如漆的釉面和蕴发出的含蓄光泽,是强黑与弱白的对比,在这样的黑白意蕴中,仿佛人们沉醉于佛的拯救且期盼新的希望。世人的宗教理想与塔式罐的黑白意蕴在此奏出共鸣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76.3
本文编号:2639395
【图文】:
这一时期,陶瓷器型多运用较大曲度外向弧线,形状近似于球体,给人丰满浑圆之感,折射出唐强盛在人们审美情趣上的倾向—崇尚丰腆和富丽。[’”]黑釉瓷系列的黑釉剔花填白彩瓷壶(如图4一l),弧状丰肩,鼓腹,平底,中腹以下弧收,腹部竖排剔刻有数道弦状植物花纹,并施白釉,具有镶嵌的立体效果。作品整体漆黑明亮,浑圆饱满,剔花纹饰施白釉后,黑白明豁、互为彰显。黑色作背景,构成“虚”空间,小面积白色优美纹饰跳出,形成冲击,构成“点睛之笔,,。图4一1唐代黑釉剔花填白彩瓷壶Fig.4一 1TangDynastyTheblaekglazePieksaflowerfillingtheBaiCaiehinakettle
佛教在唐代的繁荣发展,体现了唐王朝对各派社会思潮兼容并蓄的精神。伴随唐代的这种信仰需求,与佛教相关的装饰造物品大量涌现,耀州窑黑釉塔式罐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如图4一2)。120]图4一2唐代黑釉塔式罐Fig.4一 2TallgDynastyBlaekglazetower-帅ejar黑釉塔式罐为纯黑釉色作品,整体釉面滋润,色黑如漆,它由盖、罐身、基座三部分构成。宝刹式器盖七级尖塔状,刹尖贴坐一右手扶膝,左手作瞪望状的坐猴;罐体圆肩、圆腹,下部渐收,贴有大小相同双层仰莲瓣;底座呈八角双层台座,上层堆塑有佛、瑞鸟,下层塑有力士和兽首。121]其釉色、纹饰和器型的结构秩序,,建构着具有佛陀世界伦理化和中国文化理性精神的装饰文化。一方面黑釉塔式罐纯黑釉色将佛教本身深沉、庄严、静谧的特点表现出来。色黑如漆的釉面和蕴发出的含蓄光泽,是强黑与弱白的对比,在这样的黑白意蕴中,仿佛人们沉醉于佛的拯救且期盼新的希望。世人的宗教理想与塔式罐的黑白意蕴在此奏出共鸣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治清;耀州窑简论[J];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2 戴艳;王小强;;唐代色彩论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唐晓丹;漫谈黑白表现在图案中的运用[J];辽宁丝绸;2002年03期
4 李红艳;;陕西文物遗址保护与规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陕西综合经济;2006年05期
5 宋晓;宋代生活器皿设计的文化体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年03期
6 索宗剑;青瓷之史研究[J];陶瓷学报;2000年04期
7 赵宏;宋代瓷器对中国仿古瓷出现的作用——兼谈宋代社会因素[J];陶瓷研究;2000年01期
8 薛东星;耀州窑月白釉瓷的初步探讨[J];文博;1996年03期
9 任超;耀州窑陶瓷的审美价值[J];文博;1996年03期
10 宋治清;耀州窑初探[J];文博;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2639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3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