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宁镇地区青铜器鉴定

发布时间:2020-05-24 03:26
【摘要】:青铜器鉴定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问,它的产生和发展,与青铜器本身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经济等多元的价值息息相关。大多出自墓葬和窖藏的青铜器在年代判断时,可以参考伴出的陶瓷器等同期出土器物,参照地层关系的时代顺序或者从青铜器自身特征等方面寻找断代依据。然而,目前仍有大量青铜器从零星发掘、废品回收或征集而来,没有地层学关系,且自身没有可以用来断代的依据。而且,随着近几年文物市场的发展,古代青铜器不仅存在学术研究意义,还被赋予了利益收藏价值,因此大量的仿器和伪造器也开始流入市场。在这种青铜器造假蔚然成风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目鉴”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青铜器鉴定状况,老一辈专家学者无法对市场上的每一件青铜器找到标准器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判断,而且“眼学”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志,难以服众。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文物市场和研究领域的需要,运用科技分析,采用创新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青铜器的科技鉴定能力,已成为鉴定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方法对青铜器矿料来源和年代判断、真伪鉴定鉴定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要证明青铜器是具备我国古代青铜器文物的各项基本特征,对器物的矿料来源及产地分析要有一个初步的定性研究。其次,对青铜器内部的合金成分、微量元素或配比规律要有一个定量分析。青铜器在几千年的时间沉淀中,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内在属性不会改变,应符合当时的铸造习惯或地域特征。只有满足上述必要条件,器物才具备年代鉴定与真伪鉴定的价值。本文应用科技鉴定的方法,对宁镇地区的青铜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前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具体论述了宁镇地区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和合金成分分析在青铜器鉴定的应用。首先,利用矿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依据现代科技检测定性研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对宁镇地区自然交通状况、矿产的分布和开采、青铜器的铸造和冶炼等情况进行梳理,构建出器物固有的材质与成分边界,对宁镇地区的矿料来源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对冶金学的特征以及不同地域、年代等合金配比的差异性研究,证明青铜器的基本特征的指标符合所属时代的特点。利用科学仪器对24件有确切所属年代、出自宁镇地区的不同墓葬以及窖藏的青铜器进行检测,揭示青铜器的合金内涵及其变化规律,对器物的铅锡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依据宁镇地区青铜器铅锡比例与该地区青铜器年代的对应关系,对零星出土和废品回收站征集而来青铜器进行了年代判断。笔者在科技方法视野下对青铜器进行鉴定,以宁镇地区青铜器鉴定为案例说明,论述了现代科技方法在青铜器鉴定中的有效性。而不仅仅是通过比对标准器物,凭借“眼学”经验进行鉴别。以科技鉴定为主,传统鉴定为辅,通过对青铜器属性的了解和梳理,探索出一个较为系统合理的青铜器鉴定依据,总结出一套合理可行的青铜器真伪鉴定方案。本文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希望能够引起考古学家对科学技术应用于文物鉴定的重视以及填补冶金考古这一空白,为日后的科技鉴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图文】:

青铜,纹饰,丹阳,腹部


3.邋2.邋2丹阳司徒窖藏逡逑1976年,丹阳砖瓦厂发现一处窖藏,有大量青铜器,其中含鼎、簋、尊等多。其中,I式尊(图3-3)邋口沿外撇,颈部内收,器物整齐宽矮,较为厚重,腹鸟纹。马承源认为其器型、纹饰仿制当时的越国,为春秋时期器物。张囤生在铜器的东周器物进行会编时,也将其收录为春秋器物。逡逑II式鼎(图3-4)有两只立耳向外撇,腹部略浅有纹饰,足部呈蹄状。古慧莹的相似器物一一上马村鼎,为春秋早期。肖梦龙认为该器物的形状与高淳县青山的鼎相似,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期。所以,笔者将该器物定为春秋早期IV式簋(图3-5)邋口沿外撇,颈部内收,半环耳为兽形,腹部较扁,装饰有交连莹认为和同期出土的III式簋一样,在器形、纹饰上都如出一辙,为同时代器物西周晚期。逡逑III式尊(图3-6)的口沿呈喇叭状,颈部短小,腹部比较圆润,饰有多种纹饰将该器物与高淳下大路出土的器物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形制上非常相似,同

纹饰,丹阳,腹部,内收


3.邋2.邋2丹阳司徒窖藏逡逑1976年,丹阳砖瓦厂发现一处窖藏,有大量青铜器,其中含鼎、簋、尊等多。其中,I式尊(图3-3)邋口沿外撇,颈部内收,器物整齐宽矮,,较为厚重,腹鸟纹。马承源认为其器型、纹饰仿制当时的越国,为春秋时期器物。张囤生在铜器的东周器物进行会编时,也将其收录为春秋器物。逡逑II式鼎(图3-4)有两只立耳向外撇,腹部略浅有纹饰,足部呈蹄状。古慧莹的相似器物一一上马村鼎,为春秋早期。肖梦龙认为该器物的形状与高淳县青山的鼎相似,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期。所以,笔者将该器物定为春秋早期IV式簋(图3-5)邋口沿外撇,颈部内收,半环耳为兽形,腹部较扁,装饰有交连莹认为和同期出土的III式簋一样,在器形、纹饰上都如出一辙,为同时代器物西周晚期。逡逑III式尊(图3-6)的口沿呈喇叭状,颈部短小,腹部比较圆润,饰有多种纹饰将该器物与高淳下大路出土的器物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形制上非常相似,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景辉;韩俊;叶荣茂;李剑慧;;高铬铸铁合金成分的作用及其选取方法[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9年02期

2 丁运虎;毛祖国;黄兴林;王柱元;马爱华;黄朝志;;化学滴定法分析电子用锌白铜合金成分[J];材料保护;2016年S1期

3 黄文敬;谷源盛;曾凡奇;;炼钢合金成分优化调控及应用软件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4 霍雪松;徐作芳;;我国各个时期的青铜合金成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01期

5 王妮妮,梁吉,魏秉庆,吴德海;无氰K金电铸沉积层合金成分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8期

6 董健;陈吉;王丹;李先明;;TC4合金成分及组织的研究[J];黑龙江冶金;2014年02期

7 宋艳;;宣汉罗家坝出土部分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和金相组织[J];四川文物;2010年06期

8 许诺;田涛;;热作模具钢铸件的合金成分控制与热裂纹缺陷[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6年13期

9 周正杰;;LF炉合金成分自动控制的研究[J];铸造技术;2014年10期

10 吴培文,胡学让,袁俊;氧化导致的Fe-Pt薄膜合金成分偏离的分析方法[J];电子显微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培文;胡学让;袁俊;;氧化导致的Fe-Pt薄膜合金成分偏离的分析方法[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化芳;尚雪林;张增林;赵强;李娟;苏奥;;基于性能计算的HT250合金成分设计[A];2015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5年

3 姚志浩;董建新;张麦仓;李克雄;张玉峰;谢伟;;超大型烟气轮机Φ1450mm涡轮盘用GH4738合金成分优化设计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摘要文集[C];2015年

4 姚志浩;董建新;张麦仓;李克雄;张玉峰;谢伟;李蓬川;;超大型烟气轮机φ1450mm涡轮盘用GH4738合金成分优化设计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李阳;姜周华;刘杨;;Si-Ca-Ba合金成分优化实验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3卷)[C];2005年

6 彭素云;;含Si6.5%Si钢塑性改善途径[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任宏晋;;通过Ni合金成分的改变计算钢水重量[A];2014(第24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安凯云;李龙飞;杨王s

本文编号:2678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78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1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