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图文】:
经现场勘察,梁柱局部腐朽变形但总体稳定,木质地板局部轻微下塌,条石基础局部风化,部分窗户的玻璃破损,屋面小青瓦部分破损,,屋顶有其它杂物,屋面及地基完整。建筑木结构间有虫蛀现象,部分窗户玻璃有破损(图3.1.1.1)。图 3.1.1.1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经现场勘察,梁柱局部腐朽变形但总体稳定,木质地板局部轻微下塌,条石基础局部风化,部分窗户的玻璃破损,屋面小青瓦部分破损,屋顶有其它杂物,屋面及地基完整。建筑木结构间有虫蛀现象,部分窗户玻璃有破损(图3.1.1.1)。图 3.1.1.1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珍;李晓庆;;浅析新时期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J];当代旅游;2019年08期
2 桑振群;张振海;马振翔;;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J];重庆行政;2019年01期
3 石美华;;新时期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07期
4 王哠;;将不可移动文物“移植”到场馆中展示的思考——以“吾行——抗联遗迹的故事”展览设计为例[J];文物天地;2019年06期
5 郑素萍;马立群;张荣;;宁夏境内可移动文物资源概况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05期
6 肖君;;对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几点思考——以山西博物院图书馆实践为例[J];文物世界;2018年01期
7 扈孝勇;赵小玉;;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及司法保护——反思我国文物公益诉讼第一案[J];法律适用(司法案例);2017年20期
8 李娜;;浅谈新时期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10期
9 闫丽;;浅谈互联网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以浦东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及管理系统为例[J];通讯世界;2018年06期
10 老灏明;;关于梧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的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陕静;;浅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推动县级博物馆文物保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石门县博物馆为例[A];博物馆学文集.13[C];2018年
2 戴丽娟;宋美萱;;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的思考[A];格物集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4-2015)[C];2016年
3 姜珊;;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之我见[A];格物集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4-2015)[C];2016年
4 褚逊;;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保存及上传的若干问题小结[A];格物集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4-2015)[C];2016年
5 王哠;;一普数据录入工作随想[A];格物集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4-2015)[C];2016年
6 王娜;;对区县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的一点思考[A];2014年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15年
7 徐怡涛;郑好;;不可移动文物经济价值影响因素及其理论描述模型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贾本义;;铁路可移动文物鉴定工作的探讨[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雷鸣宇;;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概念探析[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年
10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与中国梦的实现[A];2014年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崔小明;镇海探索:能否破解全国性难题[N];宁波日报;2019年
2 张楠;藏品安全是博物馆生命线[N];科学时报;2011年
3 全媒体记者 田宏杰;《条例》中有关可移动文物的规定具有引领作用[N];开封日报;2018年
4 全媒体记者 田宏杰;《条例》中不可移动文物和考古发掘所占分量较重[N];开封日报;2018年
5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我省一批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通过验收[N];兰州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及庆玲;云治厚委员:加强对非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和研究[N];内蒙古日报(汉);2019年
7 记者 徐顺凯;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1301处[N];西宁晚报;2019年
8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长治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的决定[N];山西日报;2019年
9 ;长治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N];长治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黄勇;六朝千年砖井竟遭腾挪圈占[N];新华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游;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集体、私人所有与公共管理的悖论及其对策思考[D];武汉大学;2017年
2 王运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方世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典型胶凝材料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守柔;清末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与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梓铭;重庆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调查分析报告[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闫晓华;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初探[D];郑州大学;2019年
3 赵一璇;我国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4 常寅真;《文保法》及其《实施条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车青;基于DEA方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效率分类比较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6 黄伟欣;1978~2012年长沙历史城区不可移动文物的消失过程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赵玉龙;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技术[D];广州大学;2016年
8 方世强;中国传统灰浆的科学性及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章甜;不利行政指定的规范与控制[D];南京大学;2018年
10 贺章;不可移动文物劣化状况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78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7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