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图式及其渊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0:10
【摘要】:飞天是佛教天部神yG,它源于印度后经西域传至敦煌莫高窟。北朝至隋唐时期,莫高窟飞天造型呈多样化发展,并最终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女性化、歌舞化和较为规范的程式化进程。本文对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进行风格分析,将其归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图式,分别为“牙旗形飘带,腰部弯曲式”飞天、“莲花形飘带,腹部外凸式”飞天、“圆弧形飘带,膝部弯曲式”飞天以及“流线形飘带,胸腹部弯曲式”飞天,并探索其风格形成的来源。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依据佛教典籍记载,概述了印度乾闼婆、紧那罗形象。第二部分,梳理了学界关于飞天的种类划分及汉唐间飞天造型的演变。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莫高窟壁画中出现的四种飞天图式。依据服饰飘带、身体弯曲姿态、绘制技法等,将莫高窟四种飞天图式特征与同期中国各地飞天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发展流变。第四部分,云纹与变化生是莫高窟飞天图式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揭示其与飞天图式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第五部分,对莫高窟飞天与南朝飞天的关系予以考辨。以期明确高窟飞天是如何有选择的吸收外来因素,融合本土文化以形成独特风格面貌的过程。
【图文】:
高窟等石窟、寺院壁画中常常可见飞天赤裸上身的形象。佛经中对此,也有相关的记载。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等大众,墜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各各脱身所著。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衣,住虚空中,而自回转;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婆、紧那罗等天人见舍利佛在佛前受阿耨多吶耆刑峒牵纳断玻蚨蚜松仙硭
本文编号:2679993
【图文】:
高窟等石窟、寺院壁画中常常可见飞天赤裸上身的形象。佛经中对此,也有相关的记载。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等大众,墜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各各脱身所著。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衣,住虚空中,而自回转;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婆、紧那罗等天人见舍利佛在佛前受阿耨多吶耆刑峒牵纳断玻蚨蚜松仙硭
本文编号:2679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7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