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赵村遗址商代遗存的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8:35
【摘要】:赵村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赵村,遗址主体遗存为商代,兼有少量东周至汉代的遗存。本文以赵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商代遗存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考古学方法并结合碳十四测年、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分析结果进行综合研究,主要包括年代、生业、社会三个方面。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回顾赵村遗址所在的冀中南地区商代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同时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年代学研究。主要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对赵村遗址的商代遗存进行分期,并结合碳十四测年结果对遗迹之间的共时关系进行判断,为生业与社会的研究提供年代学参考。赵村遗址遗物年代可分为四期,前两期分别属于中商二、三期,后两期属晚商时期,可与殷墟一、二期相对应。从遗迹年代来看,赵村遗址目前没有发现明确的中商时期遗迹,遗迹年代以殷墟二期为主,部分灰坑多包含早期遗物,形成年代可能稍早,但废弃年代仍在殷墟二期。第三章,生业经济。主要根据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的研究结果,并结合陶器、生产工具等相关发现,对赵村遗址的生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赵村先民所从事的生业活动种类以及这些生业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赵村遗址最主要的生业活动,主要农作物有粟、黍、小麦、大豆等。粟、黍两类农作物除了供人食用以外也有可能供家畜食用,黍可能多用于酿酒。赵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中家畜所占比例高于大部分商代遗址,以牛、猪为主,其中牛所占比例最高。这些家畜多为本地饲养并供本地食用,是赵村先民最主要的肉食来源。此外,赵村遗址发现有少量贝类、野生动物骨骼等,显示出赵村先民兼有进行渔猎活动,相关陶器生产的线索则表明赵村先民亦从事陶器生产活动。第四章,赵村遗址与冀中南地区商代基层社会。将赵村遗址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以社会的角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对赵村遗址以及冀中南地区的商代基层社会进行探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赵村遗址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聚落,赵村先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很可能也从事季节性的陶器生产活动,此外占卜、祭祀活动也是赵村先民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宏观角度来看,赵村遗址所在的冀中南地区商代聚落体系,经历了权力中心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赵村遗址始终都是其中最基层的自然小村落,冀中南地区绝大多数遗址与之相同,共同构成这一地区商代基层社会。通过对赵村遗址与冀中南地区同类村落遗址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村落类遗址遗迹类型多比较单一,没有明显的功能区划分,文化内涵较为简单,居民多从事农耕活动,也从事畜牧、制陶、制骨、渔猎等生业活动,其中制陶业可能是比较发达的一个经济部门,而占卜、祭祀活动在商代十分盛行,也是村落居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五章,结语。简要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8
【图文】:

总平面图,遗迹,总平面图,遗址


发掘区内文化堆积情况大致相似,北部遗存较为丰富,堆积相对较厚。地层堆积逡逑十分简单,只有①层耕土层和②层商代文化层两层,所有遗迹开口①层下,多打逡逑破②层或生土层,各遗迹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也较为简单(图2)。整个发掘区逡逑地层及遗迹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组(箭头方向表示叠压及打破关系)。逡逑第一组:①层一H28、H45与H15等21处遗迹一Gl—H2—②层一生土逡逑第二组:①层一H37、H61—H39—②层一生土逡逑第三组:①层一H54、H55、H58、H59、H60—H71邋(H47)—②层一生土逡逑T9逦no逦T27逦ra逡逑K-邋.邋(邋?逦1^..逦北逡逑kN邋1^1邋逦邋1/邋..:;逡逑T8逦:?<.;..邋'-V邋*11逦T26’逦T2¥逡逑Uil^ll邋^Ir邋^1/逡逑逦T7邋逦;邋Tl^:逦T25逦邋---邋T30逡逑C,(4;邋NB、-逡逑J邋v逦加邋\逦逦逡逑:逦T6逦A邋T13逦;逦^12*1逦T31逡逑pfi邋rp?i'-pn邋rn逡逑u逦yi5逦-逡逑逦邋C1邋l'.I邋l:"n1邋KnJ逡逑、逦/^T5逦TH逦T23._逦T:<.2逡逑瞪逡逑J逦T4邋逦/邋T15逦T22逦T33逦p7逡逑i\邋0.邋e,yir^^l邋l? ̄逡逑(9-'-t邋s邋?邋e逡逑逦T2邋逦T1V

灰陶,绳纹,上腹,凹槽


上腹斜直,最大径位于下腹,饰较整齐的纵向中绳纹,绳纹顶部多有一逡逑圈凹弦纹,弦纹以上折沿以下多经抹平。T14G1:9,夹砂灰陶,口径24厘米,存逡逑高14.邋4厘米,壁厚0.邋5-0.邋9厘米(图3-1邋)。逡逑II式尖方唇,唇面内凹变浅或消失,唇下缘下勾几乎消失,沿面凹槽变浅逡逑或消失,绳纹顶部凹槽变浅或消失,上腹较前一式略鼓。T9G1:9,夹砂灰陶,口逡逑径25厘米,存高6.7厘米,壁厚0.6-0.邋8厘米(图3-2)。逡逑III式尖方唇,折沿,唇面微内凹或平直,沿面近唇处下凹,束颈,上腹逡逑外斜,下腹较鼓,绳纹较粗糙。T28H37:1,夹砂灰陶,口径22.邋8厘米,存高15逡逑厘米,壁厚0.7-1.邋0厘米(图3-3)。逡逑Ab型器体较Aa型小,腹径略大于口径.T19②:1,夹砂灰陶,尖方唇,唇逡逑面有一周宽凹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鹏;;商人利用黄牛资源的动物考古学观察[J];考古;2015年11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何毓灵;李志鹏;江雨德;岳占伟;;河南安阳市铁三路殷墟文化时期制骨作坊遗址[J];考古;2015年08期

3 张俊娜;夏正楷;张小虎;;洛阳盆地新石器-青铜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J];科学通报;2014年34期

4 袁靖;;生业与社会:《南方文物》“生业与社会”专栏开栏语[J];南方文物;2014年01期

5 吴文婉;张继华;靳桂云;;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到汉代聚落农业的植物考古证据[J];中原文物;2014年01期

6 袁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J];南方文物;2012年04期

7 陈微微;张居中;蔡全法;;河南新密古城寨城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华夏考古;2012年01期

8 靳桂云;郑同修;刘长江;王传明;高明奎;;西周王朝早期的东方军事重镇:山东高青陈庄遗址的古植物证据[J];科学通报;2011年35期

9 赵志军;方燕明;;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华夏考古;2007年02期

10 王学荣;;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J];考古;200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萨础日娜;内蒙古禾本科(Gramineae)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14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14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