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的理想之乡—中日古代建筑明器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05:08
中国古代的王侯贵族想要把生前的荣华富贵带到来世,所以大多修建豪华的陵墓,以陶制的俑、家畜、日用器具和建筑来陪葬。俑葬的雕塑不仅是用来转告古代人的生活习俗与社会地位和呼吸的节奏,它的艺术魅力也相当突出,尤其是河南省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它的简洁明了与高超技艺,时至今日都可借鉴。古人为什么做这么复杂的造型,这里面留着生活习惯的痕迹,或是害怕自己存在的消失,或是敬意墓主?所以,我从陶塑制作的工艺、审美角度来比较、验证中日的建筑明器与屋形埴轮的造型特点与艺术魅力,从中获得为我所用的语言元素。关于作品创作,题目是《村落》。用陶之“泥”性的朴素、味道与柔软的气氛。以中国各地的古镇和古楼考察中的印象,来描写我的理想之乡。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建筑明器
1.1 明器的起源及最初的作用
1.2 明器的变迁与意义
1.3 装饰艺术成就(造型构造,种类,装饰,色彩)
第二章 日本屋形埴轮
2.1 埴轮的起源与原来的作用
2.2 埴轮的变迁与意义
2.3 装饰艺术成就(造型构造,种类,装饰,色彩
1. 种类和形态
2. 屋形埴轮的建筑形式
第三章 建筑明器与陶塑
3.1 中国与日本建筑明器的内在精神性分析与比较
1. 生死观的差异
2. 造型的特质
3. 造形的精神性的展现
3.2 从建筑明器中吸取、运用与展开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陶建筑明器简述[J]. 杨焕成. 中原文物. 1991(02)
本文编号:3045494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建筑明器
1.1 明器的起源及最初的作用
1.2 明器的变迁与意义
1.3 装饰艺术成就(造型构造,种类,装饰,色彩)
第二章 日本屋形埴轮
2.1 埴轮的起源与原来的作用
2.2 埴轮的变迁与意义
2.3 装饰艺术成就(造型构造,种类,装饰,色彩
1. 种类和形态
2. 屋形埴轮的建筑形式
第三章 建筑明器与陶塑
3.1 中国与日本建筑明器的内在精神性分析与比较
1. 生死观的差异
2. 造型的特质
3. 造形的精神性的展现
3.2 从建筑明器中吸取、运用与展开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陶建筑明器简述[J]. 杨焕成. 中原文物. 1991(02)
本文编号:3045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4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