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技术的纺织品文物种属鉴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15:1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掌握了简单的纺织技术,通过搓、编、织将野生的麻做成衣服,以取代防寒保暖、遮羞蔽体的动物毛皮。随着农业、桑蚕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麻、丝、毛的为主要纺织原材料的中国古代纺织品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纺织品文物见证了我国社会更替、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水平的珍贵史料。目前出土的纺织品中,蛋白类纺织品所占比例较大。该类纺织品易受到墓葬环境中水分、温度、酸碱度及微生物等影响而发生老化分解,从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断裂,肽段的降解,出土时已成为碎片、微痕迹。因此,针对蛋白类纺织品文物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方法确定纺织品文物的种属,对追溯纺织品起源和研究人类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纺织品文物的特征蛋白,对比氨基酸序列筛选出特征多肽片段为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得到完全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和纯化鉴定,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所得抗体的效价、灵敏度、特异性等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建立基于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蚕丝、羊毛、皮制品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古代纺织品文物的种属鉴定。1)以桑蚕丝素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序列为...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蛋白类纺织品文物概述
1.2.1 丝织品
1.2.2 羊毛织品
1.3 皮制品文物概述
1.4 蛋白类文物的鉴定方法
1.5 免疫检测技术介绍
1.5.1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1.5.2 酶联免疫技术
1.6 免疫检测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1.7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8 研究技术路线、难点与创新点
1.8.1 研究技术路线
1.8.2 难点
1.8.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蚕丝种属鉴定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的介绍
2.2.2 溶液的配制
2.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2.3 实验步骤
2.3.1 包被抗原的制备
2.3.2 特异性兔抗丝素蛋白抗体的制备
2.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2.3.3.1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2.4 实验样品表征及测试
2.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2.4.2 二级结构的表征
2.4.3 氨基酸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表观形貌分析
2.5.2 二级结构分析
2.5.3 氨基酸分析
2.5.4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2.5.4.1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2.5.4.2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2.5.4.3 蚕丝的种属鉴定
2.5.4.4 丝织品文物的种属鉴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羊毛种属鉴定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的介绍
3.2.2 溶液的配制
3.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3.3 实验步骤
3.3.1 包被抗原的制备
3.3.2 特异性兔抗角蛋白抗体的制备
3.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3.3.3.1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3.3.3.2 标准样的制备
3.3.4 蛋白组学测试步骤
3.4 实验样品表征及测试
3.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3.4.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表观形貌分析
3.5.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分析
3.5.3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3.5.3.1 抗体的表征及效价测试
3.5.3.2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3.5.3.3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3.5.3.4 ELISA的重复性测试
3.5.3.5 羊毛的种属鉴定
3.5.3.6 毛织品文物样的种属鉴定
3.5.4 蛋白组学测试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皮类种属鉴定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材料
4.2.1 样品的介绍
4.2.2 溶液的配制
4.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4.3 实验步骤
4.3.1 抗原的制备
4.3.2 特异性兔抗胶原蛋白抗体的制备
4.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4.3.3.1 直接酶联免疫测试
4.3.3.2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抗体的效价测试
4.4.2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4.4.3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4.4.4 皮类的种属鉴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几种不同毛纤维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J]. 段涛,胡雅洁,麦热依·吉力哈依达尔,张微.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5)
[2]氨基酸分析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J]. 刘雨,张英. 丝绸. 2017(03)
[3]2016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J]. 刘娟,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1)
[4]捕获法ELISA检测TP-IgM抗体在各期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赵娜,刘瑞霞,李鲁平,王继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12)
[5]维纶基大豆蛋白纤维与维纶纤维的定性鉴别[J]. 谷小辉,曹月婵,湛权. 中国纤检. 2015(07)
[6]古代三合土灰浆中蛋清的酶联免疫检测研究[J]. 张秉坚,胡文静,张坤,方世强. 建筑材料学报. 2015(04)
[7]红外光谱在纤维质文物材料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 罗曦芸,杜一平,沈美华,张文清,周新光,方淑英,张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01)
[8]再生蛋白质纤维的氨基酸分析鉴别法[J]. 湛权,张卫卫,杨欣卉,冯雅妮. 印染. 2014(05)
[9]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文物有机物鉴定中的应用[J]. 吴晨,王丽琴,杨璐,马珍珍. 分析化学. 2013(11)
[10]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 盖微微,郑学星,薛向红,冯娜,王化磊,王铁成,赵永坤,黄耕,高玉伟,杨松涛,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09)
博士论文
[1]贾湖遗址墓葬土壤中蚕丝蛋白残留物的鉴定与分析[D]. 李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基于质谱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D]. 聂爱英.复旦大学 2012
[3]河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 张应桥.郑州大学 2006
[4]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张春秀.东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先秦时期出土皮革制品的相关问题研究[D]. 彭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5982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蛋白类纺织品文物概述
1.2.1 丝织品
1.2.2 羊毛织品
1.3 皮制品文物概述
1.4 蛋白类文物的鉴定方法
1.5 免疫检测技术介绍
1.5.1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1.5.2 酶联免疫技术
1.6 免疫检测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1.7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8 研究技术路线、难点与创新点
1.8.1 研究技术路线
1.8.2 难点
1.8.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蚕丝种属鉴定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的介绍
2.2.2 溶液的配制
2.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2.3 实验步骤
2.3.1 包被抗原的制备
2.3.2 特异性兔抗丝素蛋白抗体的制备
2.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2.3.3.1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2.4 实验样品表征及测试
2.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2.4.2 二级结构的表征
2.4.3 氨基酸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表观形貌分析
2.5.2 二级结构分析
2.5.3 氨基酸分析
2.5.4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2.5.4.1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2.5.4.2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2.5.4.3 蚕丝的种属鉴定
2.5.4.4 丝织品文物的种属鉴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羊毛种属鉴定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的介绍
3.2.2 溶液的配制
3.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3.3 实验步骤
3.3.1 包被抗原的制备
3.3.2 特异性兔抗角蛋白抗体的制备
3.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3.3.3.1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3.3.3.2 标准样的制备
3.3.4 蛋白组学测试步骤
3.4 实验样品表征及测试
3.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3.4.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表观形貌分析
3.5.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分析
3.5.3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3.5.3.1 抗体的表征及效价测试
3.5.3.2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3.5.3.3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3.5.3.4 ELISA的重复性测试
3.5.3.5 羊毛的种属鉴定
3.5.3.6 毛织品文物样的种属鉴定
3.5.4 蛋白组学测试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皮类种属鉴定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材料
4.2.1 样品的介绍
4.2.2 溶液的配制
4.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4.3 实验步骤
4.3.1 抗原的制备
4.3.2 特异性兔抗胶原蛋白抗体的制备
4.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4.3.3.1 直接酶联免疫测试
4.3.3.2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抗体的效价测试
4.4.2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4.4.3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4.4.4 皮类的种属鉴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几种不同毛纤维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J]. 段涛,胡雅洁,麦热依·吉力哈依达尔,张微.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5)
[2]氨基酸分析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J]. 刘雨,张英. 丝绸. 2017(03)
[3]2016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J]. 刘娟,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1)
[4]捕获法ELISA检测TP-IgM抗体在各期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赵娜,刘瑞霞,李鲁平,王继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12)
[5]维纶基大豆蛋白纤维与维纶纤维的定性鉴别[J]. 谷小辉,曹月婵,湛权. 中国纤检. 2015(07)
[6]古代三合土灰浆中蛋清的酶联免疫检测研究[J]. 张秉坚,胡文静,张坤,方世强. 建筑材料学报. 2015(04)
[7]红外光谱在纤维质文物材料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 罗曦芸,杜一平,沈美华,张文清,周新光,方淑英,张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01)
[8]再生蛋白质纤维的氨基酸分析鉴别法[J]. 湛权,张卫卫,杨欣卉,冯雅妮. 印染. 2014(05)
[9]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文物有机物鉴定中的应用[J]. 吴晨,王丽琴,杨璐,马珍珍. 分析化学. 2013(11)
[10]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 盖微微,郑学星,薛向红,冯娜,王化磊,王铁成,赵永坤,黄耕,高玉伟,杨松涛,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09)
博士论文
[1]贾湖遗址墓葬土壤中蚕丝蛋白残留物的鉴定与分析[D]. 李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基于质谱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D]. 聂爱英.复旦大学 2012
[3]河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 张应桥.郑州大学 2006
[4]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张春秀.东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先秦时期出土皮革制品的相关问题研究[D]. 彭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5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9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