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也谈佛教造像的长安模式

发布时间:2021-10-15 06:49
  学界对于长安模式的内涵历来有着不同解读。文章主张,佛教造像的长安模式确立于北周时期,虽然长安地区北周佛教造像的特征吸收了其他地区,特别是成都地区南朝造像的因素,但其基本形体特征来源于北周时期长安本地的自我创造,即比拟了鲜卑显贵乃至皇帝的形体特征塑造而成。这与北魏政权崩溃后东西方同时出现的鲜卑化运动直接相关。隋唐时期长安地区佛像亦可称之为长安模式,但与北周长安模式有着阶段性的差异。 

【文章来源】:敦煌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也谈佛教造像的长安模式


大统十七年(551)艾殷造四面像碑

也谈佛教造像的长安模式


北周造像

西安,碑林,博物院,坐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武成二年(560)四面造像碑


本文编号:3437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37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