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史衍化与“美术考古”——论沈从文的中国古玉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21:27
沈从文于1949年8月由北大转入历史博物馆,即开始自行研究中国古玉,同时在中央美术学院讲授"中国玉工艺"。这批研究成果长期淹没不彰,直到2002年《沈从文全集》出版才得以问世。其中,沈从文利用前人文献和新出土实物,考述古玉的出处、出产及向中土的运输方式,也述及其映射的中西交通文化史问题,使这一问题显现为"一连串的历史事实"。他分疏玉史衍化的几个典型过程,辩证处理研究中的玩玉经验与历史知识,颇能翻出新意。他演述雕玉工艺,张扬商周雕玉艺术意境上的雄秀活泼与价值上的自由精神,在物质文化研究"史"的范围之外,又拓宽了"美"的新领域,其究心"美术考古",结合中国文化史谈中国美术史,丰富了文史研究的范围,形成了不仅考订历史,而且彰显艺术的治学特色。他承接民国以来出土实物与文献互证的"二重证据法",又出于己意以"联系和发展上下前后四方求索方法",考订古玉多种疑难问题,使不少看似难解甚或不可解的现象豁然以明,堪称方法论的创新。其成果虽因历史原因失载于相关的学术史著述,但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是不应被忽视的。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考订玉的出处与出产
二、考订玉史几个问题
(一)补证玉的交换价值
(二)玩玉知识与历史知识的辨证
(三)考订魏晋唐代之玉事
三、推崇“雄秀活泼”的商周雕玉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封两千年前的情书[J]. 钟叔河. 书屋. 1999(03)
[2]隋李静训墓出土金项链、金手镯的产地问题[J]. 熊存瑞. 文物. 1987(10)
本文编号:3489554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考订玉的出处与出产
二、考订玉史几个问题
(一)补证玉的交换价值
(二)玩玉知识与历史知识的辨证
(三)考订魏晋唐代之玉事
三、推崇“雄秀活泼”的商周雕玉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封两千年前的情书[J]. 钟叔河. 书屋. 1999(03)
[2]隋李静训墓出土金项链、金手镯的产地问题[J]. 熊存瑞. 文物. 1987(10)
本文编号:3489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8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