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基于类型特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2: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遗址本体的特征决定了考古遗址的旅游转化过程以及公园对遗址的阐释方式。利用最邻近分析法测算后发现,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凝聚型,且分布区域与我国人口集中区域重合,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发展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及其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文章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大遗址”到 “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遗产旅游的新范式
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征分析
    (一)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本体类型特征
    (二)考古遗址公园空间分布特征
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一)基于考古遗址本体特征的遗址展示方式
    (二)基于考古遗址公园空间分布特征的旅游发展定位
四、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遗产旅游研究:从遗产地的旅游到遗产旅游[J]. 张朝枝,李文静.  旅游科学. 2016(01)
[2]基于保护的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 王新文,刘克成,王晓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3]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 单霁翔.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0(01)
[4]大遗址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协同实现[J]. 王京传.  社会科学家. 2009(01)
[5]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J]. 彭兆荣,郑向春.  广西民族研究. 2008(03)
[6]中国大遗址保护的问题[J]. 张忠培.  考古. 2008(01)
[7]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 陆建松.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本文编号:3500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00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