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渭河上游史前农业文明与环境复原研究——以甘肃天水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0 18:20
  在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众多的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中,以大地湾和西山坪、师赵村遗址为典型代表,其丰富的农作物标本和农业生产遗存表明这里是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在距今8000年前的前仰韶时代原始农业业已起源,仰韶时代中晚期和马家窑、齐家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得到繁荣发展,"五谷"齐备,成为中国北方最早的农业多样化基地。与此同时,原始饲养业不仅同时起源,而且猪、狗、鸡、牛、羊、马"六畜"俱全。以发达的原始农业经济为基础,在仰韶文化晚期即大地湾四期文化时期,大地湾所在的清水河流域已开始迈入文明时代,这为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有力佐证。动植物标本和环境考古资料交相证明,从前仰韶时代以来的几千年间,天水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一样,经历了一个温暖湿润的阶段,良好的自然条件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优越的生态基础。 

【文章来源】:社科纵横. 2020,35(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渭河上游史前农作物种植与农业的发展
    (一)前仰韶至仰韶时代天水地区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二)马家窑、齐家文化时期的天水早期农业的发展
    (三)天水地区原始饲养业的起源
二、渭河上游史前农业文明的演化
    (一)天水地区农业生活的发展
    (二)天水早期文明的主要成就
三、渭河上游史前文明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J]. 张东菊,陈发虎,BETTINGER R L,BARTON L,吉笃学,MORGAN C,王辉,程晓钟,董广辉,GUILDERSON T P,赵晖.  科学通报. 2010(10)
[2]甘肃西山坪遗址生物指标记录的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J]. 李小强,周新郢,周杰,John Dodson,张宏宾,尚雪.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07)
[3]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J]. 安成邦,冯兆东,唐领余,陈发虎.  地理学报. 2003(05)
[4]西北先民拓荒之始——大地湾[J]. 郎树德.  丝绸之路. 2003(04)
[5]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竺可桢.  中国科学. 1973(02)



本文编号:3507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07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