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
本文关键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战国 竹简 五十年 注解说明 字体 错字 自溃 更正 易位
【分类号】:K877.5
【正文快照】: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保训》,简长28.5厘米,共21支,有一支上半残失(封二)。每支简墨书22~24字不等,原无篇题。释文尽可能用通行字体(可知的补字加以]“[”号,更正的错字注以“”号)。在释文后试加注解说明。(1)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恐述保训。戊子,自溃。己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里筱;汉语颜色类词的产生[J];古汉语研究;2003年04期
2 林志强;;古本《尚书》特殊字形举例[J];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3 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研究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2期
4 徐在国;古玺文释读九则[J];考古与文物;2002年05期
5 陈仕益;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两种失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虞万里;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上)[J];史林;2002年02期
7 彭裕商;古文字材料在古书释读中的重要作用举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陈明富,张鹏丽;《楚辞》的人称代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晁福林;郭店楚简《缁衣》与《尚书·吕刑》[J];史学史研究;2002年02期
10 卫继文;“相”“见”的意义和用法辨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志鹏;;释楚系简帛中的“弼”字——兼论车蔽之形制及别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康少峰;《诗论》简制、简序及文字释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靳永;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D];山东大学;2006年
6 俞绍宏;《说文古籀补》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7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英;《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莉;战国文字义符系统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静;《荀子》介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4 栾建珊;《荀子》连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5 李婵;孔子与《诗》三百[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淑华;今文《尚书》词义引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汤莉莉;今文《尚书》同族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王维国;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研究综论[D];扬州大学;2006年
9 王红生;元代以来的古汉语虚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游超峰;《说文解字》省声字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光仁;;战国早期青瓷M“巨无霸”[J];东方收藏;2011年08期
2 廖名春;;清华简《金~"》篇补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陈民镇;;清华简《尹诰》释文校补[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4期
4 李学勤;;清华简《楚居》与楚徙,
本文编号:35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