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浅析饱水古木材低温低氧保藏技术——以“南海Ⅰ号”出土饱水木材标本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4 07:50
  饱水古木材含水率大、纤维素降解严重,一旦发掘出土,如果后续保护不当,会发生开裂、变形、腐蚀加速等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利用"南海Ⅰ号"遗址提取到的零散饱水木材标本,分别放置于低温低氧和室内常温条件下进行为期1年的保存,通过对纤维素、三维形貌、pH值等关键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估低温低氧环境对饱水古木材的稳定性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低温低氧环境可以有效减缓或阻滞饱水木材纤维素的降解进程和微生物的滋生繁殖。 

【文章来源】:客家文博.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浅析饱水古木材低温低氧保藏技术——以“南海Ⅰ号”出土饱水木材标本为例


CATHSE技术体系流程示意图

示意图,库房,冷气,剖面


为了更加有效保护保存“南海I号”出土的有机质文物,定制了一套低温低氧专用库房,用于“南海I号”珍贵有机文物的稳定性保护保存。该低温低氧有机质文物保藏技术全称为“高密封环境下气调保护技术”(Controlled Atmosphere technology of High Sealed environment),简称“CATHSE”技术(图1)。该技术系统包括围护结构密封技术、气体洁净技术、湿温度调控技术、氧含量调控技术、智能控制及信息化技术等组成。系统采用多级复合带压过滤与分子级氮氧分离技术,制取纯度99.99%的高洁净氮气,通过阶梯式降氧,降氧时间比常规“置换”降氧时间缩短了20%;在控湿技术上采用独特的“先干后湿”控制,通过等焓加湿和PID控湿工艺,湿度调控精度±3%,在低温储藏条件下,相对湿度可达到95%,且不产生水滴或雾化现象,库房空间内湿度均匀、稳定;在气密性和保温性能控制上,采用不锈钢聚氨酯板和“三玻两腔”中空玻璃围板,制冷蒸发器的冷气出口被均匀地设置在库房天花上,由静压箱将冷气分散到库房内的各个角落(图2)。经实际使用,库房内的静态气流和温度的均一性较好,特别是文物存放区,没有明显的体感气流。在温度控制上,通过PID精准温度调节,温度可以稳定的维持在设定值±2℃范围内。五、“南海I号”饱水木质文物及标本稳定性保护效果评估

木材,标本


为验证饱水木质品在低温、低氧环境下的保存保护效果,选取了6块饱水木材标本,每块标本切割成2块,分别放置于发掘现场环境(对照组)和低温低氧库房保存(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放置于现场的对照组每日淋洗去离子水保湿,气调库房中的实验组标本每周进行一次去离子水淋洗,喷淋后用吸水无纺布覆盖保湿,持续1年后对标本进行p H值、纤维素含量分析测定,并利用三维扫描仪对三维形态稳定性扫描分析。选取的6组饱水木材标本p H值测定结果见图3,纤维素含量测定结果见图4。标本在进入实验阶段前,p H值大部分呈现弱酸性,最低值为4。一年后,对照组的木材标本p H值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而实验组的木材标本p H值整体趋向于中性或偏中性方向发展。说明实验组木材的酸化现象得到较好的控制,其内部微生物活动以及硫铁元素氧化进程受到有效抑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Ⅰ号”发掘现场船体的稳定性保护[J]. 张玄微.  博物院. 2019(04)
[2]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中的硫铁化合物问题[J]. 沈大娲,葛琴雅,杨淼,马清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3(01)
[3]饱水古木材的结构和降解过程[J]. 马菁毓,Per Ho ffmann,Mark A.Jones.  东南文化. 2004(01)



本文编号:3567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67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