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15:04
  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遗产保护与经济开发时有冲突,这一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现有四种发展模式,并指出现阶段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不足,最后基于合理保护与开发视角,提出可行性发展策略,旨在帮助各地的文化遗产旅游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文化遗产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2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节庆展览模式。
    (二)传统民俗模式。
    (三)旅游演艺模式。
    (四)博物馆与展览馆模式。
三、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一)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
    (二)人才流失问题。
    (三)公众参与不足。
四、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
    (一)科学规划行业发展。
    (二)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
    (三)区域联动推进保护与开发。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复兴视角下古灵渠复航及保护规划策略[J]. 韦琦,夏绍云.  规划师. 2019(21)
[2]京杭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的现状与问题探析[J]. 张秉福.  艺术百家. 2019(03)
[3]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J]. 徐慧茗,何昀.  企业经济. 2019(01)
[4]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 乔宇.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9)
[5]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 卢世菊,柏贵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6]基于扶贫视角的中国土司遗产可持续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J]. 马斌斌,鲁小波.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3)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J]. 徐茜.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3)
[8]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杭州运河博物馆群为例[J]. 段若鹏,李秋硕.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1)



本文编号:3568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68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