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04 15:29
  音乐、舞蹈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精神体现,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历代乐舞场面、人物形象的描绘,为后人研究舞蹈、表演、服饰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具有十分宝贵的研究价值。敦煌壁画中的乐舞是敦煌艺术的精髓所在,它蕴含的是多元文化艺术的共存与交融,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兼容并包、创新求变。笔者在前往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后,将具有乐舞形象的洞窟按照开凿时间进行分类研究,对乐舞形象从形成到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艺术特点,进行梳理归纳。本文对乐舞形象艺术特点的探究分成图式和色彩两个部分。乐舞的图式部分将由局部到整体的视角展开,线条、造型、构图,由微末到整体,搭建出乐舞的骨架;色彩部分将会从色彩观念、色彩体系的深入开始,概述壁画乐舞色彩的发展历程。此外,本文还会讨论色彩的结构,即色彩的对比、调和,以及色彩中的音乐性在乐舞画面中的体现。本文在分析乐舞元素时,除了考虑人物形象本身外,还把环境中的围绕乐舞人物的云纹、火焰纹一起纳入研究范围,形成对乐舞的“体”与“场”的整体思考。并分析了敦煌乐舞在各类设计中的应用,尤其在首饰设计的实践中,应用解构与重组的方式,探索设计方法的多样化,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运用...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莫高窟272窟顶北坡天宫伎乐和飞天十六国时期1

莫高窟


2.敦煌壁画中乐舞形象的形成与发展12敦煌在西魏时期出现了道释合一的洞窟,其中既有西域形象的飞天,亦有中原形象的飞天,还有一类是中国神话中的羽人或飞天,如图2-2中西魏二八五窟出现了四肢打开、作舞蹈状的羽人。羽人是“羽化升天”的神灵,特点是有翼,长耳,羽臂,面如兽,身如药叉,半裸披肩,持节飞行于诸神之间。这一时期的羽人形象也出现在藻井中,西魏后期逐渐消失。图2-2莫高窟285窟羽人西魏2在图2-3二四九窟南北两壁中部说法图中,佛两侧下部的飞天是典型的西域式形象,倒挂的身体,裸露的上身,下身着长裙,面部和身体皆采用西域式的晕染法,立体感强,刚健有力。图2-4是249窟上方的飞天特写,这两身飞天显得更为轻盈飘逸,四肢自然舒展,面庞清秀且着长衫。图2-3莫高窟249窟说法图西魏3图2-4莫高窟249窟说法图西魏4综上所述,从北凉到西魏这一萌芽时期的乐舞形象,展现的是吸收与融合的风貌。石窟壁画吸收的是西传而来的热烈、刚健的飞天形象,以及南朝褒衣博带、2图2-2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卷》,吴健编著.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3图2-3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卷》,吴健编著.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图2-4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卷》,吴健编著.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莫高窟,敦煌,壁画,天津


2.敦煌壁画中乐舞形象的形成与发展12敦煌在西魏时期出现了道释合一的洞窟,其中既有西域形象的飞天,亦有中原形象的飞天,还有一类是中国神话中的羽人或飞天,如图2-2中西魏二八五窟出现了四肢打开、作舞蹈状的羽人。羽人是“羽化升天”的神灵,特点是有翼,长耳,羽臂,面如兽,身如药叉,半裸披肩,持节飞行于诸神之间。这一时期的羽人形象也出现在藻井中,西魏后期逐渐消失。图2-2莫高窟285窟羽人西魏2在图2-3二四九窟南北两壁中部说法图中,佛两侧下部的飞天是典型的西域式形象,倒挂的身体,裸露的上身,下身着长裙,面部和身体皆采用西域式的晕染法,立体感强,刚健有力。图2-4是249窟上方的飞天特写,这两身飞天显得更为轻盈飘逸,四肢自然舒展,面庞清秀且着长衫。图2-3莫高窟249窟说法图西魏3图2-4莫高窟249窟说法图西魏4综上所述,从北凉到西魏这一萌芽时期的乐舞形象,展现的是吸收与融合的风貌。石窟壁画吸收的是西传而来的热烈、刚健的飞天形象,以及南朝褒衣博带、2图2-2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卷》,吴健编著.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3图2-3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卷》,吴健编著.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图2-4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卷》,吴健编著.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敦煌壁画色彩初探[J]. 殷超.  美与时代(中). 2019(05)
[2]从“有翼天使”到敦煌“飞天” “丝绸之路”壁画演绎艺术本土化[J]. 李奕辰.  艺术品鉴. 2018(28)
[3]五代与宋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初探[J]. 徐欣.  流行色. 2018(07)
[4]敦煌壁画中云纹图案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表现[J]. 王楠楠.  美术大观. 2018(06)
[5]丝路佛教石窟系列(三)——巴米扬石窟[J]. 王云.  中国美术. 2018(03)
[6]从“色彩音乐”到“视觉音乐”:西方视听通感的观念源流与其早期艺术实验[J]. 朱文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05)
[7]丝路佛教石窟系列(二)——印度后期佛教石窟[J]. 王云.  中国美术. 2017(05)
[8]丝路佛教石窟系列(一)——印度早期佛教石窟[J]. 王云.  中国美术. 2017(04)
[9]敦煌石窟壁画色彩分析[J]. 颜景亮.  大众文艺. 2015(08)
[10]天宫伎乐——敦煌乐舞蹈中的佛教型像[J]. 郑芃芃.  艺术科技. 2013(04)

博士论文
[1]飞天意象研究[D]. 尹泓.扬州大学 2012
[2]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 易存国.东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五行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塞雪.北京服装学院 2019
[2]敦煌壁画乐舞文化研究[D]. 胡舒.江西师范大学 2018
[3]“大美敦煌”文创产品的视觉化设计与应用[D]. 蒋夕欧.湖北工业大学 2018
[4]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渊源及发展[D]. 刘增辉.陕西师范大学 2018
[5]盛唐与中唐敦煌壁画色彩的比较研究[D]. 唐莲.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敦煌壁画中飞天舞者形象演变特征研究[D]. 吴佳桐.吉林艺术学院 2018
[7]论敦煌元素与当代首饰的融合与创新[D]. 王小红.中国美术学院 2018
[8]论勋伯格音乐创作与康定斯基视听艺术的交融[D]. 黄泳舟.东北师范大学 2017
[9]从模仿到再现—析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体现[D]. 计菲.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10]文化遗产移动应用设计研究[D]. 张惠心.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68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68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