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敦煌西夏石窟千佛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6:11

  本文关键词:敦煌西夏石窟千佛图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虽地处我国偏远的西北地区,但其却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西夏在佛教文化已有很深积淀的敦煌地区,创造的具有独特时代和民族特色的佛教石窟艺术文化,更加丰富了敦煌石窟艺术。千佛图像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流行于敦煌西夏石窟之前的历代洞窟中,在敦煌莫高窟西夏期洞窟中也颇为流行。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敦煌莫高窟西夏期洞窟中的千佛图像进行研究。一方面,本文从敦煌西夏石窟中千佛图像绘制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敦煌西夏石窟中有较为代表性千佛图像的描述,发现此时期的千佛图像具有三方面特征,即造像特征、绘制位置特征和壁面底色特征。通过将敦煌西夏千佛图像特征与曹氏归义军晚期千佛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以上两时期千佛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即二者在内容题材、艺术形式等方面的极其相似性。另一方面,本文对敦煌西夏千佛图像与曹氏归义军晚期千佛图像存在这种关系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敦煌西夏千佛图像对曹氏画院时期广泛使用过的千佛粉本刺孔的继承与使用;二是通过千佛图像的绘制反映以敦煌世家大族、高僧大德为代表的汉人社会,在西夏民族统治下的思想危机。其中以千佛图像所表达出来的佛教末法思潮最具时代特征。
【关键词】:敦煌石窟 千佛图像 西夏 粉本刺孔 末法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9.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5
  • 一、选题意义10-11
  • 二、学术史回顾11-15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营建背景及基本内容15-28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营建背景15-19
  • 一、西夏之前敦煌佛教的影响15-17
  • 二、西夏统治及其对敦煌的影响17-19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基本内容19-28
  • 一、洞窟崖面位置分布及洞窟形制19-25
  • 二、洞窟造像内容与特点25-28
  • 第二章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绘制背景及概况28-36
  • 第一节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绘制背景28-30
  • 一、千佛经典的影响28-29
  • 二、千佛功能的影响29-30
  • 第二节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概况30-36
  • 一、敦煌西夏千佛图像基本资料30-34
  • 二、敦煌西夏千佛图像基本形式及特征34-36
  • 第三章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溯源36-44
  • 第一节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与曹氏归义军晚期千佛图像的关系36-38
  • 一、在程式化方面的关系36-37
  • 二、在绘制位置、千佛大小和形式等方面的关系37-38
  • 第二节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与藏经洞归义军千佛粉本刺孔的关系38-44
  • 一、归义军时期的粉本使用39-40
  • 二、西夏时期的粉本继承40-44
  • 第四章 敦煌西夏千佛图像继承曹氏归义军晚期千佛图像的原因44-50
  • 第一节 末法思想与千佛信仰的影响44-47
  • 第二节 敦煌世家大族的影响47-48
  • 第三节 曹氏画行、画院匠人的影响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善庆;;《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介评——兼论石窟艺术研究方法[J];敦煌研究;2014年01期

2 沙武田;;一幅珍贵的唐长安夜间乐舞图——以莫高窟第220窟药师经变乐舞图中灯为中心的解读[J];敦煌研究;2015年05期

3 刘高阳;;析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形象的审美特征[J];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舒;敦煌藻井图案色彩配置分析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聪;毗沙门天王持物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敦煌西夏石窟千佛图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1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