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3: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相关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引起了世界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大遗址保护方式,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有关研究的分析总结,指出目前关于大遗址本体的研究较多,而作为一个特殊区域研究的较少;单一领域研究的较多,而多学科全面系统的研究较少。当前我国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建立科学的大遗址观,构建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特区,应是解决这一综合性社会问题的有效对策。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大遗址 保护 利用 研究
【基金】: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课题(07L14)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大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自然环境演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以及社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大遗址的概念、价值及保护、利用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群;;大遗址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分异探讨——汉长安城案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吴晓丛;王保平;李库;;全新的地下遗址博物馆——西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2期

3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4 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5 喻学才;遗址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年01期

7 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树枫;简论琅琊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海岸工程;1999年02期

10 刘科伟,牛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地理;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 张祖群 赵荣;[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同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N];中国文物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华芳;刘剑;徐峰;李永进;;元大都遗址公园道路系统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2 张颖;王葆华;董芦笛;刘晖;;陕西汉代甘泉宫遗址生态景观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3 衣学慧;熊星;李朋飞;;西安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4 杨丹;张月;罗谦;;成都十陵大遗址区域的保护与利用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吴健;潘百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3期

6 舒勇;吴后建;但新球;郭克疾;;基于保护的瓷窑型遗址绿化改造研究——以长沙铜官窑遗址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7 潘百红;吴健;;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现状[J];北方园艺;2009年12期

8 谢得娟;王小林;叶春旺;弓弼;;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西汉帝陵大遗址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3期

9 宣兆新;司毅博;;现代测绘技术在元上都城遗址文物测绘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1年02期

10 李翠;许彩霞;;优化与提升辽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雷;林楚燕;;陵苑的对话——西安杜陵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董明晋;苗志坚;;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文化生态性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城郊大型遗址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4 杨静;;京杭大运河遗址保护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付娟娟;崔利民;周立;;城郊型名镇大遗址展示体系建构——以郑州市古荥镇荥阳故城保护规划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6 李刚;;近五十年元大都城垣变迁及保存现状调查[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赵文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钱荣;大直径圆柱壳结构动力响应及随机波浪力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8 付晓渝;中国古城墙保护探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贺建谊;杭州余杭良渚文化旅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先峰;河南商丘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晶;咸阳汉陵旅游项目策划[D];西北大学;2011年

5 徐晓波;西安曲江遗址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石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大遗址展示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立;大遗址对西安城市形态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卢石应;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目标定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淳秋红;公共景区产权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泽英;北京明清城门广场绿地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展斌;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王景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J];城市规划;1994年04期

3 周干峙,郑孝燮,罗哲文,刘小石,杨鸿勋;关于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建议[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4 阮仪三,严国泰;历史名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5 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6 陈文敏;保护与发展——以云南省为例谈历史文化名城的动态保护[J];城市开发;2003年01期

7 程龙;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比较研究——以古建筑及其遗址开发利用为例[J];城市问题;2000年06期

8 李伟,俞孔坚,李迪华;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2004年01期

9 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10 谊邻;鱼与熊掌之兼得──韩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启示[J];当代韩国;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欣;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贞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和利用——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例[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6期

2 白云翔;;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J];四川文物;2008年03期

3 罗述龙;李禹辰;;基于分类预警评估体系的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深圳市宝安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10年08期

4 裴红善;;对古迹遗址展示利用形式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5 周乾松;;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6 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曹建勋;;党旗面前留个影[J];源流;2001年07期

8 吴晓丛 ,薛凯 ,谭平;汉阳陵大遗址保护与利用项目定位研究[J];文博;2001年03期

9 张忠培;;中国大遗址保护的问题[J];考古;2008年01期

10 李向东;周小棣;;“事件性”理念与城市遗址保护规划——以抚顺市平顶山惨案遗址保护为例[J];建筑与文化;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市八达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鲍茜;徐刚;;大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以洛阳玻璃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瑞玲;;《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实施情况与分析[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1期)[C];2011年

4 姚亦锋;;南京地理格局与古都风貌保护规划[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段进;李君;张麒;;改进评估方法 落实整治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效性的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晟;;张谷英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思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李准;;统筹全局 做好规划——关于深入研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思考[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8 张祖刚;;从北京城的历史来研究北京旧城的保护规划[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9 权东计;;论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中的六个关键问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翟小菊;张龙;;颐和园保护规划中的植物历史景观研究[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同滨;城镇化建设中大遗址背景环境保护规划策略[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王颖;元谋编制“大遗址保护项目”规划[N];云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肖洁;我省三遗址有了“保护伞”[N];兰州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郑慧;一个“典范”的力量[N];无锡日报;2006年

5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同滨;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下的中国大遗址背景环境保护主要规划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孟召华邋曲维东;加大对居延遗址的保护力度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王燕军;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吴名;我州启动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N];红河日报;2008年

9 郭青;《榆林卫城城墙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评审[N];陕西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明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增强保护意识加大监管力度[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晓峰;上海鸟类群落特征及其保护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温宗勇;寻找与守望[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高锁平;农业利用创业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贺罡;中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智海剑;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遗传和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任飞;内蒙电气石特性、加工及利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8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霏;文物建筑保护的可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莉;北京祭坛园林的保护与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张强;大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谷增辉;战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牛钰坤;麟州故城遗址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汪彬;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杨铭;新视野下的党家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邓韶华;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8 郝聪勇;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罗云;城市道路空间有效性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谢桂花;保存历史记忆 造福后代子孙[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9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