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饕餮纹构型元素与内涵意义研究
本文关键词:商周饕餮纹构型元素与内涵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饕餮纹是中国青铜时代装饰艺术最为重要的一种纹样,破解饕餮纹内涵之谜成为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有效而重要的途径,由于商周时代没有与饕餮纹相关的文献记载,迄今还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解释,饕餮纹内涵研究还存在很大余地。 本文主要运用美术考古学艺术还原法和历史研究法,从饕餮纹的主要构型元素这一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入手,分析其形象原型及原型的寓意,在此基础上以期对饕餮纹内涵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并期望通过饕餮纹的研究对美术史上类似的纹样的研究提供启发。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包括引言和结语 引言简要介绍与课题有关的研究现状、本文选题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介绍商周饕餮纹概况:饕餮纹最重要的特征是眼睛;西周中期是饕餮纹衰亡转折点;饕餮纹装饰器物的范围很普遍,没有很强的专属性和独占性;主要装饰在青铜材质和玉材质的兵器和礼器上;左右对称是饕餮纹主要的构图特点;云雷纹和凤鸟纹是其主要辅助纹样。 第二章选取商周饕餮纹脸面、角、眼睛的特征三个主要构型元素进行分类。通过与现实自然界中动物的比较,结合考古出土相关文物,考证出饕餮纹三个主要构型元素的原型。脸面原型为虎;眼睛原型为鹰眼、鹗眼和牛眼等;角的原型为牛角、羊角和鹿角。 第三章考证出商周饕餮纹三个主要构型元素内涵意义体现了商周时期虎崇拜、鹰崇拜、牛崇拜。其中虎崇拜体现尚武精神,是和战争相关的标志;鹰崇拜体现商民族的图腾祖先观念和渴望获得鹰的强大捕食能力、飞翔能力和敏锐的视觉等生理机能;角崇拜体现了对牛、羊、鹿等动物的角所具有的强大力量的崇拜。 第四章梳理出饕餮纹的构型元素组合过程是在商代固有鹰图腾崇拜基础上,在商代早期借鉴虎脸面形成饕餮纹主体形象,商代中晚期又添上各种形状的角,形成了完整饕餮纹。饕餮纹是一种组合图像,其构型原则是集合了不同动物的代表性器官,组成一个具有神奇力量和理想性的超级动物,在中外美术史上存在大量和饕餮纹构型原素和构型原则类似的图像。 第五章首先选取当今学界关于饕餮纹内涵重要观点之一“祖神说”进行剖析和质疑,推论饕餮纹在商代的三种不同场合下的不同内涵:(一)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作为祖先上天下凡的坐骑;(二)在战场上是体现商代贵族尚武精神的战神;(三)在墓葬中,饕餮纹是墓主灵魂的护佑者,作用类似于后代流行的保护墓主灵魂安全的镇墓兽。结合饕餮纹构型元素的内涵以及商代大量战争事实得出饕餮纹是商代尚武时代精神和商贵族酒神型人格特征催生出的战神,也是温文尔雅具有日神精神的周贵族抛弃饕餮纹的原因;通过饕餮纹在商周不同命运启示不同的时代精神催生出不同艺术风格,并展现出中国美术史上两种有代表的艺术美学风格。即商代充满的神秘、嗜血和浪漫主义的艺术美学风格和周代充满优美、文雅和现实主义的艺术美学风格。 结语中提出本文不足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两个难点问题:一是饕餮纹类型的复杂性;二是饕餮纹内涵的多义性;并展望了饕餮纹内涵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饕餮纹 尚武精神 战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ENGLISH ABSTRACT9-12
- 引言12-17
- 一 研究目的及问题陈述12
- 二 研究现状12-15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途径15-17
- 第一章 商周饕餮纹概述17-26
- 第一节 商周饕餮纹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演变17-20
- 第二节 饕餮纹装饰部位及所装饰器物的材质与用途20-22
- 第三节 饕餮纹的构图特点和辅助纹样意义探讨22-26
- 第二章 商周饕餮纹的主要构型元素特征、分类与原型分析26-37
- 第一节 饕餮纹脸面部特征、分类与原型分析26-29
- 第二节 饕餮纹角的特征、分类与原型分析29-32
- 第三节 饕餮纹眼睛的分类、特征与原型分析32-37
- 第三章 商周饕餮纹主要构型元素内涵意义分析37-44
- 第一节 饕餮纹脸面的内涵意义37-38
- 第二节 饕餮纹角的内涵意义38-41
- 第三节 饕餮纹眼睛的内涵意义41-44
- 第四章 商周饕餮纹主要构型元素的组合过程、构型原则44-48
- 第一节 饕餮纹构型元素的组合过程44-45
- 第二节 饕餮纹构型元素组合的原则45-48
- 第五章 商周饕餮纹内涵意义研究48-55
- 第一节 饕餮纹"祖神说"质疑48-50
- 第二节 饕餮纹内涵意义的推论50-53
- 第三节 饕餮纹在西周逐渐衰亡的过程、原因和启示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春诚;;青海古代“月亮”崇拜之研究[J];攀登;2007年04期
2 杨晓锋;;法律的文化根基——浅析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渊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先胜;;评《走出疑古时代》[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唐世贵;唐晓梅;;《山海经》与华夏文明[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崔世俊;论《九歌》祭祀主体为楚人祖先祭祀[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李措吉;;太阳诗人的精神寻根——楚辞中的日神意象及其人类学解读[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7 徐亦亭;黄帝开创了传说时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中的日神信仰及其寓意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9 田延峰;;试论玄鸟不是秦图腾[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林玮生;;中国神话历史化的背景动因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孝平;;中国上古教育探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韩升;;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3 陈江风;;游仙诗文化渊源臆说[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卜友常;;汉代画像石墓起源新考[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牛天伟;;汉墓“伏羲、女娲”画像辩证——与孟庆利先生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石红艳;;试论汉画穿环(璧)图案的文化寓意[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金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六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杨帆;;百濮考[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郝保华;康兴军;郭小青;;新解“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历史内涵[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牛长立;比较视野中的鄂尔多斯式青铜斧[D];南京大学;2011年
9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商周饕餮纹构型元素与内涵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