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殷周青铜器的文化与政治传播功能考

发布时间:2017-05-17 01:12

  本文关键词: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殷周青铜器的文化与政治传播功能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与西方不同,中国青铜器主要是作为一种礼器出现的,并与古代的礼乐制度融为一体,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功能,这也使之成为世界青铜时代的一朵奇葩。"信以受器,器以藏礼",青铜器在殷周时代既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又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象征物,更是政治治理的工具,还一度发挥着记功叙事的书写媒介功能。墨子将"书于竹帛"和"镂于金石"对举说明了中国青铜器的媒介属性。殷周青铜器在上古的文化与政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倚重于时间的媒介,青铜器形成了一个"媒介域":它既影响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形成,更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掘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既具本土价值,也具世界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青铜器 媒介史 青铜时代 文化传播 政治传播
【分类号】:G206;K876.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独具特色的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出现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文明进入“青铜时代”的一个重要标记物。“青铜时代”源自于西方进化论中的“技术演进三期说”(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由19世纪丹麦学者克里斯蒂?汤姆森(ChristianThomsen)和肯.沃尔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俞伟超 ,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2 张光直,明歌;宗教祭祀与王权[J];华夏考古;1996年03期

3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三)[J];考古学报;1956年01期

4 贝格立;奚国胜;;商时期青铜铸造业的起源和发展[J];南方文物;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近代革命运动与破除迷信——以徐州城隍庙为主的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陆青松;;试论商鞅变法对秦礼制演变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詹利;;陶艺之美的透析——泥的语言、火的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马海军;;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 陈沛捷;刘修龙;;笔洗产生时代的相关问题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陈斌;;“抬汪公”活动与屯堡社区稳定性思考——以安顺市吉昌屯为个案[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周静;刘国红;;涂尔干人性论思想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陈明;;生化:主宰与义理的根源与基础——儒教天论之脉络与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刘桓;大盂鼎铭文释读及其他[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周传斌;;门宦教权体制的结构与运营[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杨帆;;百濮考[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王健;;民间信仰与明清江南的经济、社会空间:以苏松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7 董敬畏;;丧葬仪式与村落共意——以陕西关中S村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答小群;;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金花信仰的文化人类学考察[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9 黄贤全;;试析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工业社会转型滞后的地方文化因素[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飞;;城市空间秩序规范化的设计手法探寻——以广州东部(新塘)国际商务城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D];河北大学;2009年

2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青;中国传统服饰语言与高级时装设计结合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8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白洁;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兰;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

2 于省吾;_灱坠俏目瓷檀鏶性岅[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Z1期

3 高至喜;;湖南宁乡黄材发现商代拝器和遗址[J];考古;1963年12期

4 边成修;叶学明;沈振中;;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J];考古;1964年03期

5 ;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考古;1974年01期

6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J];考古;1975年05期

7 ;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J];考古;1976年04期

8 陈振中;;殷周的钱、摏——青铜铲和锄[J];考古;1982年03期

9 安志敏;;一九五二年秋季郑州二里冈发掘记[J];考古学报;1954年02期

10 孙德海;;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J];考古学报;196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伊萍;;黑龙江东部地区青铜时代遗存初识[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2 吴青云;;辽宁大连市土龙子青铜时代积石冢群的发掘[J];考古;2008年09期

3 刘立丽;;对大连地区青铜时代起始时间的探讨[J];华夏考古;2013年01期

4 吴曾德 ,叶杨;论广东青铜时代的三个基本问题[J];东南文化;1993年04期

5 ;北纬30度的青铜时代[J];科学大观园;2010年23期

6 查尔斯·海汉姆;王剑雄;钟治;;东南亚青铜时代的断代: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J];南方民族考古;2010年00期

7 刘景文;何明;;吉林汪清县水北青铜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5年01期

8 韩建业;;略论中国的“青铜时代革命”[J];西域研究;2012年03期

9 张合荣;贵州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经济[J];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02期

10 何婷;;关于《解读青铜时代》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永炎;黄功杨;;青铜时代铜的开采和冶炼[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海霖;青铜时代“石城”鲅鱼圈现身[N];营口日报;2008年

2 许宏 荻晔 整理;金道锡行:青铜时代的资源流动[N];东方早报;2012年

3 曹昱;中国最早进入青铜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尼葛丽;博尔塔拉河流域发现早期青铜时代军事遗存[N];中国文物报;2013年

5 白云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礼器衰落与日用品高度发展:广延的青铜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陈曦 曾江;中国北方青铜时代研究走向纵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记者 徐若寒 通讯员 刘宇 韩迅雷;大梅沙发现青铜时代遗址[N];深圳商报;2000年

8 孙世成邋马文建;乐都发现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墓葬和遗址[N];青海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才保;茶卡盐湖首次发现青铜时代遗址[N];柴达木日报;2010年

10 朱大可;鼎:青铜时代的金属记忆[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嘎丽玛;青铜时代蒙古高原鹿造型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莹;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人地关系演变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图旭刚;辽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遗存初步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3 王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浅析[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颖;从青铜器的演变过程解读青铜时代的艺术美[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殷周青铜器的文化与政治传播功能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72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