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岩画传承传播的动态模式研究——以壮族花山岩画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4 21:26
本文关键词:民族岩画传承传播的动态模式研究——以壮族花山岩画为例
【摘要】:静态表达是岩画价值展现的常规模式,而从岩画本身的内容以及现代人的认知需求来看,单一的、静态的价值表达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动态化表达岩画是岩画价值表达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的岩画是民族先民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民族地区岩画价值的动态表达自然不能脱离民族文化这个范畴,岩画动态表达中的人物、思想、情节、场景都需要基于民族文化来阐发,由此岩画价值的展示才能真实表征其民族归属。
【作者单位】: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工程大学;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岩画 壮族
【分类号】:K879.42
【正文快照】: 引言岩画不仅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见证,更是人类早期谱写的文化篇章,凝聚着早期人类的哲学意识、美学思想、思想情感等,因此岩画在历史、文化、美学、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人类早期的文化遗产,岩画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岩画的特殊形式及其与现代民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意柳;;以端砚为中心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平台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曲守成,王禹浪;赫哲族风俗探源[J];北方文物;1988年01期
3 贺刚;陈利文;;高庙文化及其对外传播与影响[J];南方文物;2007年02期
4 钱耀鹏;;略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与起始标志[J];西部考古;2012年00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有财;要有刚性的文物保护细则[N];珠海特区报;2007年
2 主持人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飞;为了现在和未来保存文化的记忆[N];贵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倪晓英;为了不让文化失去记忆[N];苏州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欢;滇池地区滇文化三个墓地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3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3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