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战国墓葬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06:03
本文关键词:湘西地区战国墓葬初步研究
【摘要】:墓葬是社会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湘西地区战国墓葬的研究,弄清其时代特点和区域特征,从而使其作为断代标尺的作用更为准确,同时也对该地文化状况有清楚认识; 第一部分对文章所论述的“湘西”、“战国墓”两大概念进行界定,简单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有关湘西地区战国墓葬及文化的研究状况,同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了湘西地区战国墓葬的发现,依据墓葬分布状况按河流水系进行地理分区。同时结合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的特征等对湘西地区战国墓葬进行分期。 第三部分主要对各地理区域的战国特点进行总结。在分期基础上,通过对各地理分区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的比较,总结出各区域文化特征及年代。 第四部分在前几部分的研究基础上,对各地楚文化传播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楚文化的边界。 在结语部分通过对文章的总结概括,进一步阐述了文章的主要观点:楚文化在湘西的传播因水域不同而有所区别,楚人对湘西的开发先后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是酉水流域的开发早于沅江干流,并且这种先后顺序是伴随着楚人的扩张进程而进行的。
【关键词】:战国墓葬 湘西地区 楚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9-10
- 1.1.1 “湘西”的概念及范围界定9-10
- 1.1.2 “战国墓”的概念10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10-13
- 1.2.1 研究现状10-12
- 1.2.2 存在问题12-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2. 墓葬与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14-57
- 2.1 墓葬的发现与分布14-18
- 2.1.1 张家界市14-15
- 2.1.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16
- 2.1.3 怀化市16-17
- 2.1.4 墓葬分布地理特点17-18
- 2.2 墓葬形制18-26
- 2.2.1 墓壁与填土18-19
- 2.2.2 葬具与葬式19-21
- 2.2.3 墓坑形制分类21-26
- 2.3 典型随葬器物的类型学研究26-51
- 2.3.1 陶器27-44
- 2.3.2 铜器44-51
- 2.4 分期与断代51-57
- 2.4.1 随葬品的组合51-52
- 2.4.2 分期与断代52-57
- 3. 墓葬分布区域特征研究57-63
- 3.1 澧水流域57-58
- 3.1.1 中上游地区57-58
- 3.1.2 中游地区58
- 3.2 酉水流域58-60
- 3.2.1 中游:龙山县里耶镇59
- 3.2.2 中下游:保靖、永顺、古丈59-60
- 3.3 沅江流域60-63
- 3.3.1 中游偏下60-61
- 3.3.2 中游偏上61-63
- 4 楚文化在湘西地区的传播过程63-68
- 4.1 澧水流域63-64
- 4.2 沅水流域64-68
- 5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图一:鬲、罐、钵、豆分期演变图72-74
- 附图二:鼎、敦、壶分期演变图74-77
- 附表一:墓葬分期表77-78
- 附表二:鬲、罐、钵、豆分期表78-79
- 附表三:陶鼎、陶壶、陶敦分期表79-80
- 个人简历80-81
- 致谢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傅聚良;湖南地区的商周玉器[J];湖南考古辑刊;1994年00期
2 张中一,彭青野;论楚人入湘的年代[J];江汉考古;1984年04期
3 白九江;;从三峡地区的考古发现看楚文化的西进[J];江汉考古;2006年01期
4 ;湖南桑植县朱家台战国瓦窑和水井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94年02期
5 ;湖南麻阳战国时期古铜矿清理简报[J];考古;1985年02期
6 ;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下)[J];考古学报;1982年04期
7 向开旺,胡瑜;湖南靖州鸬鹚江春秋、晋墓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1993年03期
8 ;湖南辰溪县黄土坡战国墓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1996年02期
9 傅举有;徐克勤;;湖南出土的战国秦汉玻璃璧[J];上海文博论丛;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峪;湖南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兵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5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3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