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9:26

  本文关键词: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徽淮北地区 商周青铜器 器物特征


【摘要】:安徽淮北地区处于南北文化传播的交叉区域,是商文明南下经过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在该区域发现了较多的商周墓葬和遗址,其中出土了较多的青铜器,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精美的造型风格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相关的文化研究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本区青铜器综合性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本文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出土的青铜器做了整合性的分析研究,一共分为五部分来阐述。一、绪论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地理范围,介绍了本地区的历史概况,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相关的考古发现;其次回顾了本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历史,对相关学者的著作和观点做了梳理;最后总结了本区青铜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二、器型及纹饰研究本章首先对本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包括出土器物的时问、地点、数量和形制;其次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青铜器进行了类型学研究,由于本区青铜器多数为零星出土,故对部分铜器不能做严格地类型学比较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这部分器物的自身特点为基础,与周边地区出土青铜器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判断其年代与文化属性;最后对铜器上的纹饰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三、铭文及相关研究本区青铜器上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铭文,这些有铭铜器的年代涵盖了整个商周时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铭文有不同的特点,故对这些铭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对出土铜器的铭文进行了汇总,按照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的顺序来总结,涉及相关专家对铭文的考释,对部分存在争议的铭文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做了相应的研究。四、与江淮、皖南青铜器比较以分布地域和铜器特点为依据,安徽地区的青铜器文化可分为淮北地区、江淮地区和皖南地区三个地域类型。因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三个地区的青铜器面貌呈现出较大的差别。本章将以淮北地区青铜器的特点为基础,按照商代、西周、春秋时期的年代顺序,分别与江淮地区、皖南地区青铜器进行比较研究,包括铜器器型、纹饰、文化因素等方面,并对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五、余论本章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淮北地区出土青铜器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的现象,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本地区青铜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安徽淮北地区 商周青铜器 器物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8-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3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第二章 器型及纹饰研究14-38
  • 第一节 出土器物14-19
  • 第二节 青铜器类型研究19-34
  • 第三节 青铜器纹饰研究34-38
  • 第三章 铭文及其相关研究38-43
  • 第一节 青铜器铭文初步整理38-40
  • 第二节 铭文的初步研究40-43
  • 第四章 与江淮、皖南铜器比较43-48
  • 第一节 与江淮地区铜器的比较43-44
  • 第二节 与皖南铜器的比较44-48
  • 第五章 余论48-50
  • 图版50-59
  • 参考资料59-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溪蔓;;商周青铜器的发展研究[J];兰台世界;2013年28期

2 黄锂,况红梅;近年黄陂出土的几件商周青铜器[J];江汉考古;1998年04期

3 梁彦民;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J];文博;2001年04期

4 周倩;商周青铜器的艺术分析[J];菏泽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5 沈爱凤;浅论商周青铜器的艺术造型[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3期

6 陈芳;商周青铜器“鼻纹”含义探寻[J];美术观察;2003年05期

7 汤淑君;河南商周青铜器蝉纹及其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4年06期

8 ;皖南商周青铜器[J];文物;2007年08期

9 周丽华;;商周青铜器装饰的时代精神[J];美与时代;2007年12期

10 马丽华;;商周青铜器徽号文字与纹样共通性初探[J];艺术探索;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正耀;;夏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数据库的构建[A];2005年全国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质谱仪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小民;温州又发掘商周青铜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记者  郭青;省文物局10万元重奖献宝农民[N];陕西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杨丽娟;围绕“天价国宝”回流的那些事[N];北京日报;2014年

4 卢晓兵;文博产品尽显鹰城文化魅力和底蕴[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国斌;国宝“皿方M”即将回湘[N];湖南日报;2014年

6 刘子和 刘茜;青铜古器显神韵[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2 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耀;商周青铜器浮雕造型艺术特征及其语言形式之嬗变[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2 杨帆;中国商周青铜器纹样的现代造型转化[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3 冯志军;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康艳;山西商周青铜器鸟装饰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孙晓楠;商周青铜器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蒋雯;试论湖南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任雪莉;宝鸡戴家湾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申学国;枞阳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9 周博;浅析商周青铜器动物雕塑的造型特征及演变[D];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

10 吴静;森严、神秘与诡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器纹饰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1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41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