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蒯因“去引号论”与真之减缩论

发布时间:2017-10-10 01:11

  本文关键词:蒯因“去引号论”与真之减缩论


  更多相关文章: 真理论 去引号论 减缩论 等值模式


【摘要】:蒯因的"去引号论"被戴维森作为与冗余论等相并列的一种真之减缩论加以批评。戴维森基于塔斯基对"真"所做的工作,认为所有沿着减缩论进路发展的真理论都没能把握"真"这个概念的实质。然而,尽管蒯因的去引号论的确与塔斯基的工作紧密相关,但是其比塔斯基的真之模式(TS)断言更多,而且其"真"概念具有经验性的内容。减缩论的核心应当是承认等值模式(ES)的基底性,而非仅承认等值模式自身。根据对减缩论的进一步考察与比较分析可以表明,蒯因的去引号论并不是一种减缩论。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真理论 去引号论 减缩论 等值模式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003)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为了论证“真”是并且应该是具有实质内容和哲学价值的概念,戴维森曾用一篇50页长文《真之结构与内容》[1]来讨论各种已有的以及他自己的真理论。他拒斥所有对“真”采用“减缩”(deflationary)态度的理论,包括莱姆塞的冗余论、霍维奇和菲尔德的减缩论等等,其中也包括蒯因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国军;;认识论是心理学的一章吗?——论蒯因哲学研究的兴趣中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2期

2 易江;;蒯因对实用主义发展的贡献[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3 陈波;蒯因哲学的体系、特征和缺陷(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08期

4 陈波;蒯因哲学的理性精神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1994年12期

5 陈波;蒯因的语言哲学[J];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6 王海若;;“蒯因: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哲学分析;2014年01期

7 张文华;;论蒯因自然化的认识论及其对罗蒂的影响[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0期

8 夏国军;;蒯因认识论的应然之路与实然之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4期

9 周柏乔;王浩、蒯因与数学真理[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10 陈波;蒯因的“两个教条”批判及其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国军;;论蒯因的相似性概念[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怡;从蒯因的观点看[N];光明日报;2007年

2 李艳辉;阅读蒯因:唤起对论理的热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王路;蒯因:一个纯粹的哲学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伟;蒯因认识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刚;蒯因逻辑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2 王祥波;试析蒯因的不确定性论题[D];西南大学;2008年

3 赵金波;蒯因论归纳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丹;蒯因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的哲学阐释[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5 张水;蒯因整体论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唐永刚;蒯因真理观及其理论意义[D];西南大学;2008年

7 虢海琪;蒯因整体论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肖伟华;关于蒯因批判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区分的反思[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国浩;蒯因本体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刘帅;外延、刺激与经验[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3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03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