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的理想
本文关键词:莱布尼茨的理想
更多相关文章: 莱布尼茨 经典论文 弗雷格 现代逻辑 逻辑思想 杰诺 哥德尔 逻辑史 两条路线 塔尔斯基
【摘要】:正现代逻辑思想开始于17世纪后半叶莱布尼茨的工作。莱布尼茨雄心勃勃的逻辑数学化理想可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普遍语言"(ars characteristica,characteristica universalis,lingua characteristica)和"理性演算"(calculus ratiocinator)。现代逻辑在19世纪诞生之时,正是沿着这两条路线得以实现的。1967年,著名逻辑史学家范·海杰诺尔(J.van Heijenoort)出版数理逻辑原始资料选《从弗雷格到哥德尔》~([1])及其经典论文《作为语言的逻辑与作为演算的逻辑》,~([2])这些论著中的观点不仅在非逻辑史学界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莱布尼茨;经典论文;弗雷格;现代逻辑;逻辑思想;杰诺;哥德尔;逻辑史;两条路线;塔尔斯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可能世界的名字”(12BZX06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81-0
【正文快照】: 现代逻辑思想开始于17世纪后半叶莱布尼茨的工作。莱布尼茨雄心勃勃的逻辑数学化理想可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普遍语言”、ars characteristica,characteristica universalis,lingua characteristica)和“理性演算”(calculus ratiocinator)a现代逻辑在19世纪诞生之时,正是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杨武金;;论从三个层次研究墨家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孙显元;;“道德悖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力钢;;数理逻辑的发展及未来趋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8 龙小平;试论个体的本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晓光;;关于逻辑学功能定位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戚金霞;;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探微[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希平;;沈有鼎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孙中原;;中国逻辑元研究的成果[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洪;;法律逻辑的基本问题[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建芳;;为逻辑三段论正名[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晓光;;关于逻辑学功能定位的思考:兼谈逻辑学与素质教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江怡;;胡塞尔是如何反对心理主义的?——对《逻辑研究》第一卷的一种解释[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新文;;塔尔斯基论题和函数完备性[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王习胜;;论方法论取向的逻辑悖论研究[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e,
本文编号:1003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038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