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弗雷格的量词—变元理论

发布时间:2017-10-27 15:33

  本文关键词:弗雷格的量词—变元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弗雷格 量词—变元 量化


【摘要】: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语言哲学的创始人,在对逻辑和哲学的诸多影响中,起关键和基础作用的是弗雷格的量词—变元理论。在弗雷格事业的开端,出于对自然语言表达方式和传统逻辑表达能力的不满,弗雷格将数学中的函数概念引入对句子结构的刻画中,并在此基础上引进量词和约束变元,从而使得包含个体词和多个量词的句子的结构都得到准确的刻画,逻辑表达能力和推导能力因此大为加强,新的逻辑呼之欲出。也正是量词—变元概念的发现,导致弗雷格改变了他后来对哲学的看法,量词—变元理论是弗雷格逻辑体系和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理论。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弗雷格 量词—变元 量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无信念的知识论研究》(11CZX045)
【分类号】:B81-095
【正文快照】: 弗雷格(Gottlob Frege,1848—1925)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逻辑、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达米特指出,在哲学史上,有三项殊荣归属于弗雷格:首先,弗雷格发明了一种形式语言,并建立了逻辑史上第一个谓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路;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J];哲学研究;1993年08期

2 贺寿南,潘天群;弗雷格的逻辑观评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王路;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J];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4 郭泽深;思想的逻辑问题域与逻辑学的发展[J];哲学研究;1994年08期

5 陈晓平;弗雷格的概念悖论及其解决[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04期

6 黄华新;塔斯基与弗雷格的求真方法之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彭媚娟,张君弟;试论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张世宁;;弗雷格涵义指称理论及其语言哲学[J];求索;2006年11期

10 弗雷德·萨莫斯 ,尹瑜新 ,曹和平;有原子命题吗?[J];思维与智慧;198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张燕京;;论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王路;;弗雷格论概念和对象[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4 王路;;弗雷格论思想和思想的普遍性[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蒋运鹏;;弗雷格的“真”[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柴生秦;;论弗雷格的同一性难题[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王学刚;;量词与字母[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8 周肆根;;弗雷格逻辑主义的理论反思[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9 陈波;;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及其困境(初稿)[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书讯[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2 江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维也纳学派的分析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韩林合;探寻维特根斯坦的永恒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薄谋;新弗雷格算术的一致性和解释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5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留华;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颜中军;苏珊·哈克逻辑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京;思想与真[D];河北大学;2010年

2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立门;弗雷格真之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慧;弗雷格的真之理论困境及其解决[D];山西大学;2012年

7 贺立维;论弗雷格的算术哲学[D];中南大学;2012年

8 任书建;浅析弗雷格的“真”概念—从实在论的观点看[D];复旦大学;2012年

9 耿志鹏;弗雷格概念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萍;试论弗雷格真理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0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0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