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词照应关系的角度看DRT
本文关键词:从代词照应关系的角度看DRT
更多相关文章: 照应关系 自然语言 复数代词 话语表现理论 个体话语 句子 所指 形式语义学 先行词 动态语义
【摘要】:正话语表现理论(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简称DRT)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荷兰逻辑学家坎普(Hans Kamp)开创的一种动态语义学理论。DRT是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语义观,它的产生源于蒙塔古语法及其语义观。在对自然语义的解释中,格赖斯(Grice)等关联理论研究者都将常规意义从语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江西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照应关系 自然语言 复数代词 话语表现理论 个体话语 句子 所指 形式语义学 先行词 动态语义
【基金】: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语言交流中的信息传达与逻辑推理”(项目批准号09SKB33)中期成果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话语表现理论(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简称DRT)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荷兰逻辑学家坎普(Hans Kamp)开创的一种动态语义学理论。DRT是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语义观,它的产生源于蒙塔古语法及其语义观。在对自然语义的解释中,格赖斯(Grice)等关联理论研究者都将常规意义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崇理;话语表现理论述评[J];当代语言学;1998年04期
2 夏年喜;;DRS与一阶谓词逻辑公式[J];哲学动态;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瑟;刘伟;郭海云;;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预指功能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高芸;何向东;;从量化和时间表达的角度看DRT[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张璐;;基于DRT的代词回指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4 赵丽娟;;思维认知与言语交际过程的关系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伍雅清;英汉语量词辖域的歧义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0年03期
6 李应洪;;篇章表述理论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王勇;;切分语篇表征理论对搭桥推理的解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陈金诗;;话语表征理论简评(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9 刘强;;话语表达理论介绍[J];语文学刊;2007年03期
10 夏年喜;;从DRT到SDRT——动态语义理论的新发展[J];哲学动态;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彩霞;试论话语表现理论与动态谓词逻辑[D];河南大学;2008年
2 李文霞;语用推理的形式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崇理;;处理照应关系的范畴类型逻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游训花;;照应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6期
3 张朝宜;英语中的接应关系——学习功能语法理论的心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4 徐义云;;后置修饰语照应关系的理解与翻译[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5 王庆俊 ,李少林;关于使用两面性词语的三个问题[J];沈阳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6 房鸿鹃;;英汉语篇照应的衔接手段对比及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夏年喜;;从DRT与SDRT看照应关系的逻辑解释[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杨朝军;照应的篇章衔接功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彭春霞;张松龙;;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照应语[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肖镧;;约束理论及其解释力[J];老区建设;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崇理;;动态蒙太格语法[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王柏鹤;;普通逻辑教学亟待加强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3 邹崇理;;话语表现理论DRT述评[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4 甘灿;孙星明;刘玉玲;向凌云;;一种改进的基于同义词替换的中文文本信息隐藏方法[A];第七届全国信息隐藏暨多媒体信息安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劲松;;空间搜索引擎与城乡规划管理[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温雪茹;翟国平;李银罗;;将情报语言与自然语言一体化检索应用于地质资料检索系统[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阳春;;从汉语特点看中国古代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邹崇理;;信息时代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特色[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9 陈魁;荣莉莉;;标准元搜索引擎——概念及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希顺;秦克云;庞善起;王雪生;;具有时态词的Fuzzy推理[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文;互联网进入自然语言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1年
2 吴超;从IP到DNS到自然语言[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吴超;从IP到DNS到自然语言网络地址资源凸现本地化特色[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L&H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 胡国辉博士;自然语言技术支持新一代语音上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操秀英;搜索引擎市场风云再起[N];科技日报;2007年
6 李文;自然语言搜索:Google、百度终结者?[N];中国民航报;2007年
7 睢县殷楼小学 轩孝英;充句子教学三步曲[N];学知报;2010年
8 重庆市石柱县临溪中学 谭春莲;浅谈英语语法与修辞的运用[N];学知报;2010年
9 贾春华;《伤寒论》反事实条件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王迎庆;爱情对于自然语言的超越[N];中国电影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文;系统Z的量化扩张及其对话语表现理论的处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3 莫爱屏;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4 张炯;汉语量化结构的形式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友华;面向智能服务的Web内容计算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武斌;面向俄文信息处理的机器翻译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肖任飞;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静;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刘忠;性质语意理论的提出与自然语言理解及其实现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忠伟;作战文书自动生成理论及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彩霞;试论话语表现理论与动态谓词逻辑[D];河南大学;2008年
2 饶萍;情境语义学的逻辑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范微微;动态蒙太格语法对经典驴子句处理的发展[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海波;语言游戏论与自然语言量化结构[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熊况;是革命还是夸大?[D];复旦大学;2008年
6 石亚坤;自然语言的人类理解与机器“理解”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艳;面向数字化产品的自然语言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8 刘静;基于二叉树和自然语言的昆虫查询鉴定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倪国强;广义量词理论对自然语言限定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顾锋强;蒙太格语法研究述评[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01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0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