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试析逻辑原子主义的图像论

发布时间:2018-03-27 14:37

  本文选题:逻辑原子主义 切入点:图像论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摘要】:逻辑原子主义认为,命题是实在或事态的图像:原子命题是原子事实的、分子命题是复杂事实的、语言则是世界的总图像。自然语言具有歧异性和模糊性,因此必须构造一种理想语言才能建立对世界的图像关系。但是图像论遇到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这些困难是由图像论本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
[Abstract]:Logical atomism holds that propositions are images of reality or state of affairs: atomic propositions are atomic facts, molecular propositions are complex facts, and language is the total image of the worl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ideal language to establish the image relation to the world, but the theory of image theory meets with insurmountable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theoretical defects of the theory of image theory itself.
【作者单位】: 涪陵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学系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
【分类号】:B8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胡长兵,胡万年;鲁宾逊能有一门语言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韩伟才;;达米特意义理论对西方语言哲学的贡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丘新巧;;庄子的美学精神与现象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吴晓霞;;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之言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韩茹玉;;浅谈孤独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梁义民;罗素关于专名涵义的摹状词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唐亚辉;;法律事实探究[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5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杜建国;;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到语境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张立娜;;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9 王策;;“事实”概念的认知与逻辑重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裘杰;两种文化语境下的中俄科学哲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江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姣;从指称角度回应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吴慧芸;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7 潘玉锋;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与认知[D];西南大学;2011年

8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雷忠;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图像论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瑞清;;语言地图说——西方语言哲学新问题研究系列之五[J];外语学刊;2008年03期

2 江怡;“理想语言”方案的价值重估[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2期

3 陶建文;论胡塞尔对意义的图像论的批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3期

4 胡怀亮;杨晓军;;世界是有实体的吗?——维特根斯坦图像论面临的困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5 孙志杰;;电影《杰桑·索南达杰》——简析英雄形象的塑造[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6 王丽虹;;从“图像论”到“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回归[J];语文学刊;2007年07期

7 游贤育;;浅析构建理想语言的不可行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8 任明;;“图像论”与语言的绘画功能[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国山;语言为什么如此重要——关于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2003年01期

10 肖德生;;承继与超越——论奥古斯丁与胡塞尔时间观之异同[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艳梅;;《语言观与方法论》课程笔记摘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Java程序员认证纵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周濂;“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燕杭;从形而上的道德理念到日常化的反思活动[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李包庚;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路向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郑霞;“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华银;逻辑原子主义的确定性知识之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秦萌;从理想语言到日常语言的回归[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李梦明;从图像论到游戏说[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东升;论莱布尼茨的语言哲学思想[D];苏州大学;2009年

5 张显亮;维特根斯坦图像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马经华;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龚世莲;从寻求形而上到探究生活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崔凌志;从对语言的考察到对哲学的批判[D];山西大学;2007年

9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海波;语言游戏论与自然语言量化结构[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1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71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