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维度中的语用谬误
本文选题:语用谬误 + 符号学 ; 参考:《哲学动态》2004年03期
【摘要】:正 “语用谬误”一词最早出现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一书,该著作对于修辞式推论谬误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亚氏在书中驳斥了作为谬误极端形式出现并以利用手段与诉诸情感为惯用伎俩的诡辩修辞术,确立了以修辞式推论为主要说明方式的新修辞学的地位。书中提出的九种假冒修辞式推论之一“愤慨部目”(即“用愤慨的言辞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或驳斥对方的论点”)就是典型的语用谬误,而不是修辞式推论。亚氏对语用谬误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由于这本最早提出语用谬误概念的《修辞学》历来未受逻辑学家们的重视,加上书中提出的修辞式推论谬误也常被视为《辩谬篇》关于论辩性推理谬误的重复,语用谬误一
[Abstract]:The term "pragmatic fallacy" first appeared in Aristotle's rhetoric, which explains the rhetorical fallacy in detail.One of the nine hypothetical rhetorical inferences proposed in the book is "indignation" (that is, "using indignant words to support one's own argument or refute the other's argument") as a typical pragmatic fallacy rather than a rhetorical inference.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pragmatic fallacy can be seen from this.However, the rhetoric, which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pragmatic fallacy, has always been ignored by logicians, and the rhetorical inference fallacy proposed in the book is often regarded as a repetition of the argumentative reasoning fallacy.Pragmatic fallac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谭文旗;换一个角度打量语文——言语教学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9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纯成;;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形式、诱因、控制和防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梁爽;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朴明实;关于纹章对现代标志设计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敏;符号学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元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邦凡;论墨家对谬误学的贡献[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2 黄骏;语言交际中的不合理问题──论问句的预设谬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3 张斌峰;面向生活世界的谬误研究——黄展骥先生的谬误研究评述[J];晋阳学刊;2002年02期
4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一些谬误观点[J];思想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5 杨孝文;;你曾信以为真的谬误[J];杂文月刊;2010年06期
6 杨孝文;;你曾信以为真的谬误[J];中外文摘;2010年06期
7 尹华斌;任何谬误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8 包晓光;论谬误[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杨旭;;卡通快餐[J];写作;2002年22期
10 马永侠;论证的一般规范与谬误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谐音双关的符号学阐释[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易绵竹;;构筑通用语义码模式的符号学基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谭东风;罗爱民;任义广;杨耀华;;基于符号学的人、机交互参考模型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胡壮麟;;计算(机)符号学[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陈强立;;从思考方法学看谬误研究——以混合问题谬误之研判为例[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卢巧丹;;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胡泽洪;;谬误的逻辑哲学省察[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10 王治江;;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磊;“离开”的谬误[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韩光智;经济学谬误的多张“变脸”[N];中国保险报;2001年
3 重庆晋愉控股集团副总裁 陈世剑;“我以为”心态下的谬误[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4 李安定;“机动车全赔”的谬误是伤害守法者[N];华夏时报;2004年
5 李安定;“机动车全赔”的谬误[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缺铁性贫血的谬误[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撰稿 赵晓;流行谬误与世界经济真相[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 董迎永 郭松;“真理”抑或“谬误”[N];金融时报;2004年
9 梅新育;金融危机、“集体行动的谬误”及其启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10 ;谬误:乙肝三步曲之说[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2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4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素芬;信息系统中信息实现过程分析及建模[D];东华大学;2007年
7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8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D];上海大学;2008年
9 陈亚萍;体裁互文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娄琦;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生成—认知符号视角下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春平;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符号学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晓娜;现代平面设计中艺术符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欢;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婷婷;符号与月份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志强;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对语用学起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江磊;音与义的关联机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江;符号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05年
8 何洗礼;符号学视域下的名人广告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莹;符号学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宋漾;东巴文字图形符号的解析及对图形设计的启发[D];江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32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3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