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评克里普克、古普塔的“说谎者”悖论——“语境作弄”与“复合命题”解悖方案
本文选题:克里普克 + 古普塔 ; 参考:《晋阳学刊》2005年04期
【摘要】:克里普克举出“间接自涉”例子表明:只有遭受不利的语境“作弄”,语句才沦为“悖论”的;古普塔举出例子表明:克的“根基”说排除过多“好”的语句。可以看出,克、古举出的,均为同类简单例子的复杂化,了无新意;再者,“说谎者”悖论犯“复合命题”谬误,消解这个“千古之谜”之后,便看出克、古(和众多西方权威)的相关理论没有多大价值了。
[Abstract]:It can be seen that all the simple examples cited by grams and ancient times are complicated and have no new meaning; moreover, after the "liar" paradox "complex proposition" fallacy has been dispelled and this "mystery of the ages" has been dispelled, we can see that gram,The theories of ancient (and numerous Western authorities) are of little value.
【作者单位】: 河池大学
【分类号】:B8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东;;论“信念之谜”作为一种认知悖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2 刘新文;;现代模态逻辑探源[J];哲学动态;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叶涛;;克里普克论同一与专名的严格性[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2 冯棉;;模态逻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3 刘叶涛;;克里普克的逻辑悖论研究[A];2004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4年
4 黄展骥;;略评“层级”、“三值”、“间隙”、“情景”诸方案——“自涉”悖论杂谈[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5 沈跃春;;略论20世纪西方悖论研究[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赵晓聃;;规则遵循中的意义归因[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马钦荣;;可贵的探索——读《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哲学探析》[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8 熊明;;古典命题演算的直觉主义语义分析[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9 王启义;;从形式语意论到二维模态语意论[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水林;;从外延逻辑到内涵逻辑——现代逻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4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5 郭佳宏;理想自省主体的信念修正[D];中山大学;2006年
6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北;克里普克名称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刘贺;浅析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3 范贵云;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辉辉;试析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文琴;克里普克解悖方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仲海霞;克里普克论对同一性陈述的模态认知[D];北京大学;2008年
7 符佳;克里普克专名指称理论述评[D];西南大学;2009年
8 余军成;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珊珊;克里普克专名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10 宋航;克里普克逻辑悖论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4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4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