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和前提之辨
本文选题:预设 + 前提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摘要】:预设和前提是两个逻辑概念 ,因为它们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导致在预设问题的研究中 ,很多人将预设同前提混淆 ,甚至有人认为预设即前提。实际上二者有很大区别 ,至少从逻辑的角度看如此 ,如它们的真值、形式特征等。必须澄清并区别这两个概念
[Abstract]:Presupposition and presupposition are two logical concepts,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y to some extent, many people confuse presupposition with presupposition in the study of presupposition, and some even think that presupposition is presupposition. In fact, the two are quite different, at least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such as their true valu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he two concepts must be clarified and distinguishe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1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R.斯涛纳克尔,胡泽洪;论预设[J];哲学译丛;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年喜;;逻辑学、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论自然语言逻辑的学科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齐惠荣;;对英汉互译中缩句译法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段宏立;浅说预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孙维浠,欧阳霞;略论逻辑与修辞[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蒯振华;;信息焦点研究的语用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张春泉;;《公孙龙子》的术语学思想——兼析《荀子》与《公孙龙子》术语学思想的“共相”[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张红深;;语义模糊性根源的再认识[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4期
8 周日安;体词谓语句的生成条件[J];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9 施辉,毕良珍;试论“间接用语”的预审功能[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10 张力锋;;关于公安院校本科逻辑教学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振川;现代汉语假设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春相;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翠;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欣蓉;中美领导人就气候话题讲话中情态责任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叶友珍;ModP假说: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结构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常勋娟;论词语表达概念时出现的语义模糊性[D];湘潭大学;2011年
4 霍然;语用逻辑真值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安志强;基于潜逻辑理论的变异修辞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锐;预设的语义和语用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7 孙维浠;论语境与语用推理[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宁;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吴正群;TOO的预设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沈桂丽;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辉;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同理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J];开放时代;2000年03期
3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笺注[J];哲学译丛;2000年01期
4 丰连根;论苏格拉底的灵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王云;苏格拉底被控和定罪的原因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段德智;当代伦理的重构与“回到苏格拉底”——试论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潘采夫;我的灵魂痛哭失声[J];西部人;2004年08期
8 王志军;在虚无的荒野上:论苏格拉底与耶稣之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汪子嵩;在苏格拉底的审判庭上[J];读书;1994年11期
10 王大庆,孙红军;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倾向之异同[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文彬;杜志刚;贾万鹏;付志刚;;邯钢钢卷喷号机数据传输逻辑时序分析与改进[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路;;逻辑与形而上学[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石春晖;赵战生;;认证协议安全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4 章真;曹云娟;;模糊集论形式公理化初探[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徐锐;;设计安全协议[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励杭泉;张晨;;高分子物理教学之我见[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陈慕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数理逻辑[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蒋艳兰;;利用微机保护装置实现母联开关保护及自动投入功能[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耿琳;;逻辑自考试题质疑[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戴宁东;;直言三段论规则证明[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达;LSI逻辑公司发力中国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星杓;一场矿难中的两种官话逻辑[N];南方日报;2010年
3 安静;创业需要好奇心与傻瓜逻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4 冯淑娟;颠覆“巨无霸”逻辑[N];财经时报;2006年
5 蒋重光;企业的13个“经营逻辑”[N];中国企业报;2001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立红 记者 綦久z,
本文编号:1775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75684.html